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浅谈农村基础教育
吕君喜
摘 要: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本文讲述了作者在偏远农村教育工作近10年,对于农村的基础教育进行的深刻的思考与认识。
关键词:农村 基础教育 师资紧缺 留守儿童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8-2462(2007)05-00038-01
我在偏远农村小学工作了10年,并在此期间当了多年的学校领导,对于农村的基础教育的若干问题,我有较深的思考和认识。
1、农村富了,教育穷了。
近年来,中央对于“3农”问题非常关注,切实保障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农民权益,农业发展了,农村富裕了。但是相对来说,政府对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关注始终不够。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不少学校特别是小学成了“穷光蛋”,成为慈善机构和富人的重点帮扶对象,但慈善机构和1小部分有爱心的富人的能力太有限,他们挑不起10几亿人口大国的基础教育的重担。1些地方政府为了好的政绩,不惜重金集中有限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所谓的“示范学校”,上面检查皆带到这些地方,殊不知很多乡村小学多么盼望领导的到来,帮助他们解决诸如校舍不足,课桌破旧等问题。很多城镇学校教育资源闲置(如校舍、教学仪器),而农村小学连最起码的教学设备都没有(如录音机,电子琴),仍旧是1支粉笔、1本书。可怜的农村孩子呀,你们何时才能享受均衡的教育资源?
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究竟要多少,以平均每位农民100元计算:1般小学学区人口2000人左右,那么就是20万,在学校现有的设施基础上每校再加20万元投入,完全可以将平均200人左右的农村小学建设好,就足够将当地学校建成现代化的育人基地,这只相当于以前1年的人均农业税的1半,政府有能力减免农业税,发放各种农业补贴,相信也有能力彻底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我时常想,如果我们学校有10万元,我就能够把所有问题都解决。然而,现实中,1所1两百人左右的小学,1年的资金还不到1个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每生/每期70元),学校领导不得不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往往为了几百元钱的事,到处求人,却得不到有力支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