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2)
2018-06-26 02:13
导读:2.3学生的情感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生只有愉快地、积极地并能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时,才有利于智力的发
2.3学生的情感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生只有愉快地、积极地并能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时,才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情感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必须热情饱满,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智力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然是教师本人的信念和情感的真实流露,教师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意去感动和教育学生,以情动情,以心感心,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每次讲课,夸大而言就是一次“表演”,那么“演员”的精神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把饱满的斗志表现出来,营造鲜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有意思,而不是乏味。这种饱满的状态并不是激昂的演说,而是一种情绪、一种亲和力。如果教师带着平淡的表情、平淡的语气给学生上课,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丧失听课的兴趣,长期以往就会导致一些学生不愿意听课,最后干脆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
2.4学生的情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动力。
学生对教师的接受和热爱,是教师工作的巨大动力。这样教师会如饥似渴地丰富自己的知识,认真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工作中即使有千难万难,也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因此,学生的情感影响着教师的情感,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有重大的影响。
3.学生的意志品质与教学效果
研究表明,在达到一定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后,影响教学效果的往往是学生的个性品质,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个性品质既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又影响学习效果;学生的个性品质既影响他们智力的发展,又影响学习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创设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愉快的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潜能。自我意识是个性的自我调节系统,学生认识到自己将来的职业岗位的价值,意识到将来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就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