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机电一体化实验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提出通过建立综合性实验实训场所,完善实验场地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物资、仪器设备和实验队伍的规范化管理,来完善机电一体化实验实训体系的硬件建设。时机电一体化实验内容采取围绕知识点,由单一到综合,由易到难,淘汰过时实验内容,以适应新形势。在实验方法的改革上可以采取由教师演示过渡到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方式为课外和课内相结合、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等措施。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实验实训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可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渡,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机电一体化涉及的学科内容广泛,主要课程有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数控原理及系统、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编程、机械与模具.. CAD/CAM、机械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机与生产线、自动检测与控制、计算机几何图形学、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等。可见机电一体化专业不但要精通理论知识,更要求很强的动手能力,只有进行大量的综合性实验才能很好地将机与电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多年实验教学的经验,笔者总结了开展机电一体化实验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动手创造能力。
一、机电一体化实验对培养机电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旨在加强对学生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包含了综合学科先进领域的技术,如:机械、电子、检测、控制、系统工程、信息等,是完成企业产品换代升级,完成机电产品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技术基础。目前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局面,企业必须靠产品创新和自主技术创新来大力提升竞争力。当今国内急需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性人才。因此,具备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工艺等环节的全方位、综合的知识和技术,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培养高标准人才至关重要。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现在高校大多具备基础实验设施和企业实习基地等相关场所,然而实验却主要以验证性、演示性与参观内容为主,而学生动手机会并不多,自主设计的实验就更少,以致动手能力以及现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开展机电一体化创新实验可以弥补这些缺陷。通过设立各类机电设备和系统软硬件基础模块(机械本体、传感器控制单元等),建立学生独立动手、自主构思的创新实验机制,强化职业技能和基本科研能力,为机电类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可见,在机电产品设计、创新人才的培训过程中,机电一体化实验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建立开放式一体化实验实训体系以当今一般大学机电学院的实验室条件,很难全部满足开设综合性实验的需求,须在现有实验硬件基础上进一步地增加投入。机械、电子、检测控制和电气各个学科的一些常开实验的设备和元器件一定要配全,以满足学生做综合性实验的需要。当然有了实验设备后,还要有专门的实验场地。
一)建立综合性实验实训场所应使学生将机械、计算机、电子知识融为一体、熟练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性实验实训体系,着重对学生多学科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按能力层次划分的递进式模式。内容体系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综合技能)三大模块构建,注重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例如,将机床实验室、模具和机械测量实验室、工艺夹具实验室融为一体,构成综合机械测量实验室,以用于机床结构调整和分析、机床刚度和精度测试、机床加工过程误差分析和控制、机床加工工艺分析、央具模具的精度检查和拆装等。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辅助测量和数据处理,使学生机械测量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