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宏观重大决策机制改革的思考(2)

2013-11-05 01:01
导读:二、 各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着这样一个真理, 宏观重大决策的成功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成功,反之, 宏观重大决策的失误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失误,

  二、

  各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着这样一个真理, 宏观重大决策的成功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成功,反之, 宏观重大决策的失误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失误, 古今中外没有例外。因为党和国家的宏观重大决策带有总体性、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所包涵的内容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国家安全、国际关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一旦决策失误,其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必需以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慎之又慎。有人可能会反诘道,只用一套方案来决策不是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吗? 是的,只用一套方案来决策可能会成功, 但是即便成功也不一定是最大的成功,因为这一方案究竟是最佳,还是比较佳,甚至只是一般,或许还有侥幸的成份? 总之,因只能定性,难以量化,因而即使成功程度也无法进行比较。

  那么,只用唯一的一套决策备选方案去请各民主当派,人民团体,有关方面和各级代表协商、讨论、征求意见,然后使之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能否说这一决策彻底体现了科学化的原则呢? 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现行各级党委和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决策的一般具体过程是, 首先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找有关部门或专门班子, 谈一谈自己对某个重大问题的基本想法和总体思路, 有关部门再根据他们所掌握的各种具体情况和信息,设计并制定出初步方案,虽然在此期间,领导人也可能多次推翻原稿, 但是数易其稿形成一套初步方案后, 再去发扬民主、交其他人来讨论征求意见,由于受到当时特定环境、氛围、习惯、心理、以及原方案中内在逻辑性的制约和影响,人们在讨论、修改原方案时,容易从原方案的思路出发,产生一种思维定势,所以即使是修改的部分,也多是细枝末节的,一般很难从根本上、整体上、全局上提出新的修改意见。同时由于原方案在各方面征求意见时,客观上还存在着时间上、空间上、层次上和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参加讨论的人们一般很难较为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全局的情况,最多只能就原方案中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提出看法和意见,这就很难保证原方案整体的最佳性。

  三、

  综所上述, 笔者认为应该迅速建立国家宏观重大决策的科学运行机制,特别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决策思想库、智囊团。具体做法是,在现有的官方决策咨询机构的基础上,另外至少应该再组建两套决策咨询机构,即一套为半官方性质的决策咨询机构,这套机构可由现在的各级社会科学院为基础来组建; 另一套为民间性质的决策咨询机构, 这套机构可由全国各地的一些重点高等院校为基础来组建。作为宏观重大决策改革的第一步,之所以提出建立官方、半官方、民间性质的三套决策咨询机构,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 这是实现宏观重大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需要。现行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官方的决策咨询机构, 具有制定宏观重大决策的经验、人才、信息、经费等多种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而半官方的各级社会科学院,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经在各方面都具备了相当的基础, 特别是集中了社会科学方面门类齐全的各种专家学者,他们具有较为强烈的参政议政的愿望,只是渠道过少,让他们参加宏观重大决策的方案制定工作,能够为发挥他们的智慧提供用武之地;以全国各地一些高等院校组建的“民间性质”的决策咨询机构,具有地域分布广泛,人才集中,信息灵敏,不受各级政府意志直接影响,不受文科和理科限制等优势。建立上述的宏观重大决策运行机制,符合决策科学化的原则,有利于决策的评估选优,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同时可以在不增加机构、经费和人员的条件下,获得更多的决策备选方案。

  第二, 建立官方、半官方、民间性质的没有隶属关系的独立的决策咨询机构,这既是党和政府发扬民主,服务好人民群众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决策的客观需要。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包括宏观重大决策都要体现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赞成不赞成,群众喜欢不喜欢,群众答应不答应的要求。符合决策机制中“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应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要求。也是健全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各种利益要求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党和政府的决策中心并得到合理的采纳。同时,制定决策方案的过程,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交流、沟通的过程,它还是把党和政府的意志向人民群众宣传、教育和发动的过程,它能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一篇: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