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
2014-02-16 01:05
导读:4、人力资源会计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 尽管经济学中很早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思想,但是人力资源治理于会计学的融合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出
4、人力资源会计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
尽管经济学中很早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思想,但是人力资源治理于会计学的融合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出现。人力资源会计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二战后,美国经济开始由重视 产业 生产向重视技术服务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所从事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到60年代,这一转变的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普遍进步。随着知识密集与技术密集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员工教育程度的要求也有了进步,同时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各种专门的技能练习。要
招聘和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要的员工必须花费大量的投资,这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过往相比,企业在员工招聘、日常治理、
培训和员工发展等方面花费的资金大大增加,在某些企业甚至超过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会计方法碰到了严重的挑战。例如,小型 电子 计算机在会计账务上是作为投资并计列为资产,而高级技术或治理职员的招聘用度,则计列为本期用度,并与当期收进配比,其结果必然歪曲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同时也会使劳动力结构不同的企业之间的资产、权益和财务比率等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过程
严格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迄今为止,其发展过程可以被划分为4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64-1970年)。1967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室的巴厘公司的年终结算中,为了精确地估计经历职员的价值,把每位经理职员的用度划分为以下5个账户:招募核录用用度、正式的职前教育核
就业后的培训用度、非正式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用度、实践用度和发展用度。然后将每位经理职员的总用度按照他预计的工作期间进行分摊(离职经理的用度要剔除)。于是,就可以用在培养一个治理职员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本钱来衡量公司对治理职员的投资。这种方法被称为人力资源会计的资产模式,其主要缺点是没有衡量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另一种方法是衡量治理职员的活动的价值,被成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用度模式。它着重研究经理职员的缺勤、离职和工作绩效等因素在经济上的后果,并已得到广泛的 应用 。在这一阶段中,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人们对人力资源会计开始关注,出现了相关的论著。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发展阶段(1971-1976年)。在这一阶段中,有大量的关于如何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如何将人力资源会计纳进传统的会计体系的文章在很多国家发表。
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委员会陆续发表了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报告。密西根大学的研究职员在美国巴里公司进行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试点,并于1973年首次发表了包含用历史本钱法核算的人力资源资产的财务报表。很多企业纷纷尝试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与报告,显示企业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极大爱好。1974年,弗拉姆赫兹出版了《人力资源会计》一书。此外还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核算人力资源价值的模型。
3、短暂的停滞阶段(1977-1980年)。在这一期间,相对比较简单的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初步理论研究已经结束,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的应用中又碰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题目是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初始阶段提出的模型都非常复杂,所需要的资料收集也很困难,对数据的解释也很繁复,所以会计学家和管 理学 家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爱好都减少了。同时,企业试行人力资源会计需要花费很大的本钱,但是又无法确知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企业界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再加上经济衰退的 影响 ,人们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更加现实和更加紧迫的题目上。
4、恢复活力阶段(1981年至今)。固然前一阶段,美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并没有完全停顿。由于美国海军研究署出资建立一个研究海军人力资源治理方面题目的项目,上述低落的情况逐渐有所好转。此后出现这些现实情况使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开始复苏:第一,美国政府要求研究增加劳动生产力的手段,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潜伏贡献,对研究该课题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第二,美国的竞争对手日本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重视,促使美国治理部分又转向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第三,美国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这些都是使人力资源会计复苏的原因。80年代后很多企业都开始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如美国银行、美国海军研究署、美国 金融 机构、美国航天公司等等都开始应用人力资源会计。这时人力资源会计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都进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