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治理战略探析(3)
2014-05-19 02:48
导读:(二)数据 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自然气、煤炭、黄金和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
(二)数据
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自然气、煤炭、黄金和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石油、自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金属、玄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产于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8]。目前黑龙江省共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伊春、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等资源型城市13个,由于矿产开发时间是非不同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异,各地区采用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治理战略模式。因此,研究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治理战略题目,黑龙江省是一个极具典型的样本。
针对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治理战略类型和人力资源绩效状况,设计调查问卷,由黑龙江省的10个专家进行填写,在数据收集后,通过了问卷的信度与数据的效度检验。其中,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采用1-10级打分法确定。最后综合10个专家的打分,得到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治理战略类型和人力资源绩效状况如表1所示。
注:经济效益战略中,1表示任务型,2表示持续型;知识效益战略中,1表示聚集型,2表示均衡型。
(三)方法
采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确定经济效益战略与知识效益战略混合的“配合”效果。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可用于分析两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情形,如笔者用于分析任务型或持续型、聚集型或均衡型人力资源绩效治理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二因素方差除探讨两个个别因素的影响,即A因素的方差(SSA)与B因素的方差(SSB),称为主效应外,还考虑其对应变量的交互效应。交互效应越大,两因素的协力对因变量的作用越明显。二因素方差分析不一定有交互效应,当Two-Way ANOVA考虑交互作用项时,总效应可分解为SST=SSA SSB SSAB SSE。通过验证两种类型的人力资源绩效治理战略的“配合”对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从而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寻找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治理战略组合模式。本文的所有数据处理过程采用SPSS软件完成。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实证
通过二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得到经济效益战略与知识效益战略的交互效应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两条线的延长线明显交叉,交互效应明显。
当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治理采用聚集型知识效益战略时,应辅以任务型经济效益战略;当采用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时,应辅以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但是无论资源型城市采用何种经济效益战略,选择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都能获得较高的人力资源治理绩效,即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具有较强主效应。
同时,可以得到二因素方差分析的各种检验参数,从中可以进一步验证知识效益战略的主效应的存在性。如表2所示,模型各项参数都在正常区间内,且显示知识效益战略的主效应要比知识效益战略和经济效益战略的交互效应还要强。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应该优先制定知识效益战略,然后制定经济效益战略,而最佳的战略混合方案是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
通过SPSS软件可以进一步应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种战略组合情况下的人力资源绩效进行猜测,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猜测值如表3所示。由表中“均值”项可知,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能产生最高的绩效水平,其下依次是单独的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任务型经济效益战略的混合战略等;而聚集型知识效益战略则表现出明显的劣势。由此可知,我国资源型城市应留意人力资源结构的均衡性发展,降低人力资源对资源的依靠性,进步人力资源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