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品创新治理研究:现状、差距与展看(1)(3)
2014-05-25 01:26
导读:总之,我同的治理研究中关于中同企业产品创新实践的实证研究还非常少,基本上都停留于单个案例描述上;相当多的研究是旨在解决实际题目的方法开发
总之,我同的治理研究中关于中同企业产品创新实践的实证研究还非常少,基本上都停留于单个案例描述上;相当多的研究是旨在解决实际题目的方法开发,研究专注于概念和理论的引进、具体题目解决或概念模型的提出,
3国外产品创新治理研究
由于同外关于新产品开发的治理研究启动较早(20世纪60年代左右),相关文献、书籍多如牛毛,仅产品开发的文献综述也不少,在这里主要是对于国外新产品开发研究作一个历史回顾,
1957年,美国的Allen和Hamilton所著的《新产品治理》一书,首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70年代左右,关于新产品开发成败的研究项目在英国、加拿大等国启动,如SAPPHO和NewProd,1976年,美国成立了主要致力于产品开发治理的研究组织——产品开发和治理协会(Product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ssociation,PDMA),1984年创办了《Journal of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杂志,标志着产品创新治理系统化研究的开始。
围绕产品开发的研究大多数从营销、组织、工程设计和运作治理四个角度展开,但实际上很多时候这四个方面不能截然分开,Krishnan和Ulich对这四类研究特点总结如下,
1)营销:将产品看作是一组属性的集合,其典型的绩效测度是产品与市场的适合程度、市场份额、消费者效用等,主要的代表模式是将消费者效用看作是产品属性的函数,该研究学派以为对于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产品定位、定价和收集、满足消费者需求,
2)组织:将产品看成是组织流程的产物,其典型的绩效测度是项目的成功,组织学派以为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组织的同盟和团队,Brown和Eisenhard的文献综述和理论模型。是从组织视角看待产品开发的经典文献。
3)工程设计:把产品看作是相互作用的部件装配的复杂系统,其典型的绩效测度是“形式与功能”,技术的绩效和创新性,工程
设计学派以为影响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创造性概念和配置、产品绩效的优化等。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4)运作治理:把产品看作是一系列开发和生产过程步骤的结果,其典型的绩效测度是效率、本钱、服务水平、领先时间和生产能力利用,运作治理学派以为决定产品开发成功的因素为供给商和材料的选择、生产程序的设计和项目治理,
在研究类型上,尽大多数为实证研究,且定量偏多,案例研究往往旨在提出新的题目或新理论;假设检验则基于访谈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笔者以为,国际上新产品开发的研究越来越深进细致,在方法、题目和理论上表现出三种倾向,
1)不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早期的产品开发研究较多地关注影响新产品成功的因素,随着研究的进行,对于产品开发过程的剖析越来越深进,如产品开发中的协调、沟通题目,跨职能合作题目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过程本身的研究也是在试图回答怎样的过程可能成功,接下来,人们更加理性地来看待这些研究的成果,例如权变理论引进,用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怎样的外界条件下成立,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理性的看待各变量所起的作用,如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研究方法上的进步,如结构方程模型的引进等对于研究的深进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研究题目反映实业界动态,最初的研究比较关注产品创新成败的因素,后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开发时间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使得产品上市治理、产品组合治理成为研究关注的题目;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国产品开发治理也成为研究的一个新题目;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应用,虚拟产品开发等成为研究对象;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进步,模块化产品开发及其相应的组织研究也成为研究关注的热门题目。
3)研究的理论视角不断发展,笔者以为,产品开发是治理研究的一个舞台,产品开发研究的理论视角随着治理学研究中战略、组织、营销等领域理论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如随着知识治理研究的兴起,从知识治理的角度往看产品开发成为研究的一个分支;随着战略领域对于能力的持续关注,产品开发与企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正在成为研究的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