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理理论的治理者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
2014-07-15 02:20
导读:2.国有企业监视者的特殊性。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还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国家企业中具有控制权的监视者不具有剩余索取权,因此,企业治理者更多的追
2.国有企业监视者的特殊性。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还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就是国家企业中具有控制权的监视者不具有剩余索取权,因此,企业治理者更多的追求非金钱利益的好处,而不具有充足的动力进行经营改善,因此业绩评价并不能对他们形成激励。因此,业绩评价也就失往了他存在的意义。
3.企业的目标和治理者的目标不一致。这一点是很显然的。治理者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并且,很多时候并不是金钱上的利益,而是享受对资源支配权的利益以及规避风险的利益。治理者有时并不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使自己陷进困难的境地。这时如何设置业绩评价指标,并确定很好的激励机制就对股东权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有重大的意义。
三、治理者业绩评价的体系分析及选择
目前,业绩评价体系两个研究比较成熟完善且公道全面的领域是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业绩评价体系,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研究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EVA的业绩评价模式的突出特点是相比传统财务业绩指标而言,使用EVA能够较好地从结果上衡量企业所实现的财富增值,更好地揭示企业使用包括财务资本、智力资本等要素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当前只分析财务指标并不能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应该于其他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对于平衡记分卡最大的特点就是引进非财务指标。它可以弥补传统业绩评价导致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利益的最大化。非财务性业绩评价更有利于分清责任,能更正确、完整地考核企业治理职员的业绩,使会计控制更有效。但是,非财务指标也有明显的不足:如怎样将非财务指标的改善值用货币形式加以计量,由于通常生产治理职员并不能发现他们的某项治理活动与损益表上的税后利润有何必然的联系;缺少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当各种非财务指标之间发生冲突时,可能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价对权责发生制的有益补充。现金流量指标能够综合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而且能够正确地揭示企业盈利的质量。其次,现金流量指标几乎不受企业治理者主观歪曲的影响,因此,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指标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其他指标的有益补充。题目是在现金流进与现金流出确认时间和公道配比方面存在缺陷,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体系并不完善,一致性也不充分,因此,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价还要结合其他指标。 四、激励机制对业绩评价的影响分析
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离不开业绩评价,治理者业绩评价是对治理者实行激励的基础,激励是治理者业绩评价主要的目标,因此剔除治理者不可控因素的治理者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应紧密联系。一方面,业绩评价是实施激励机制的基础和依据,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价值。激励是为了使资源更加有效的配置,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企业治理者的业绩评价是为了以此作为基础建立一套充分发挥治理者的作用的机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实现治理者自身的价值的到充分的体现,达到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利益双赢。
在代理本钱存在的条件下,对于治理者的业绩评价不仅要考虑对治理者的经营业绩成果进行衡量,而且也要关注对治理者的经营进行监视付出的监视本钱,再此基础上权衡治理者经营带来的净增加值,从而对治理者进行公道客观的评价,这是业绩评价过程中应该留意的题目。
根据代理本钱的内容,包括所有者对于治理者的监视本钱,所有者
放松其对治理者一定的约束,而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付出的本钱,以及企业与治理者在目标执行中不可避免的分歧产生的本钱,我们称之为剩余损失。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当治理者享有股权的份额可以激励其努力工作,降低代理本钱,那么治理者持股不失为一种公道有效的措施。从代理本钱的角度考虑,除治理者所享有的工资,企业对于治理者支付的代理本钱即为治理者的收益,可以以此分类,来分析对于治理者的激励因素。并且权衡代理本钱中各个支出特别是前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以此来对治理者形成有效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