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外语外贸人才(4)
2015-10-26 01:02
导读:3.学分。《高等学校外语外贸专业外语外贸教学大纲》提出了外语外贸专业四年总学时为2 000~2 200(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时。同时提出专业技
3.学分。《高等学校外语外贸专业外语外贸教学大纲》提出了外语外贸专业四年总学时为2 000~2 200(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时。同时提出专业技能课程安排65%左右的学分、专业知识课程安排15%左右的学分、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安排20%左右的学分的建议性要求。笔者认为,这种学分划分,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角度讲,只能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不能实现学科间的融合,还只能算是纯外语外贸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因为即使培养“纯粹外语外贸工作者”也不能单纯教授语言文学,在跨文化交际中,也要有其他学科在一定程度上的“复合”。按照课程设置原则和四种模式的划分,我们提出如下的课程学分分配方案(按四年2 000~2 200学时,不含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1)单学科培养模式:外语外贸专业技能课程占65%左右,外语外贸专业知识课程占25%左右,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10%左右。(2)双学科培养模式:外语外贸专业技能课程占45%左右,外语外贸专业知识课程占5%左右,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50%左右。(3)种学科培养模式:外语外贸专业技能课程占45%左右,外语外贸专业知识课程占5%左右,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50%左右。(4)复合学科培养模式:涉及跨大类的复合,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多个学科的课程,根据学分积累的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复合学科的学习方案。方案一,学生分主、辅修:外语外贸专业技能课程占65%左右,外语外贸专业知识课程占5%左右,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30%左右。方案二,学生不分主、辅修:在两三门学科间平均分配学分。以外语外贸专业种学科模式的外语外贸 历史为例。四年总学时2 000~2 200学时(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外语外贸专业技能课程:900~990学时,学分占45%;外语外贸专业知识课程:100~110学时,学分占5%;历史专业相关知识课程:1 000~1 100学时,学分占50%。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参考文献:
[1]徐向峰.科学认识应对金融危机对大连的影响[EB/OL].http://msn.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316058A101/.
[2]张向亮.挑战中有机遇,困难中有出路——透析桐乡当前外贸出口形势及对策[EB/OL].http://www.tftec.gov.cn/html/2009-1-21
/2009121161739.htm.
[3]谈宏慧.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设置[J].教育探索,2007,(11).
[4]王雪玲.认知语境对英语阅读效果的制约和促进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
[5]隋玉明,王雪玲.中国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王雪玲.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过关全攻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9,(1).
[7]王雪玲,隋玉明.中国远程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社科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