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研究(2)
2016-01-15 01:03
导读:(三)薪酬和考核联系不紧密,形成新一轮“平均主义” 事业单位的薪酬结构分为基本工资、津贴补助项目和活的部分,其中基本工资及津贴补助项目执行的
(三)薪酬和考核联系不紧密,形成新一轮“平均主义”
事业单位的薪酬结构分为基本工资、津贴补助项目和活的部分,其中基本工资及津贴补助项目执行的是国家、地方统一规定的标准,相对比较稳定,属于保障因子;奖金作为活工资的部分与员工的绩效挂钩。按绩效考核结果来计发。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没有完整的考核制度,虽然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核,包括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但是并没有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很多考核的内容没有量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考核内容基本上由“德、能、勤、绩”涵盖,非常笼统,缺乏具体的考核要素,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人员的实际工作绩效;其二,单位人员考核的标准没有和单位目标、使命很好的结合起来,没有体现单位的组织文化,缺乏制定绩效标准的工作分析和工作
说明书,指标没有得到职工认同和支持,指标过于刚性,缺乏创新。团队、社会责任与外部影响等软管理项目,标注模糊,都是负责、做好等字眼,没有细化的、具体、可操作的标准;其三,目前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即“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多年的考核结果表明,能评为优秀的人员凤毛麟角,大家都集中在称职上和基本称职上,基本没有人不称职,不能有效地体现工作人员的绩效差别。这种考核的现状使得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将活的工资当成每月必发的随工资发放的奖金,使活的部分活而不动,大锅饭人皆有之,考核的结果不能充分利用起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结果不了了之,体现不出“绩效优先”的原则,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平均主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四)人力资本薪酬收入与市场价格不符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沿用国家统一的工资标准,工资水平的确立也脱离了市场价位,缺乏竞争力,其中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职位、关键职位上的优秀人才的薪酬水平更远远低于市场价位,因此,现工资标准已不能有效地体现各类人才的市场价格。如相同性质的人力资本进入不同的工作单位的薪酬比较,进入事业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与进入外企从事研发工作的薪酬收入之比相差十几倍甚至更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本薪酬收入严重低于市场价格,而在同一单位中,进入简单劳动岗位的人力资源,其工资制高于市场价位,而进入复杂的具有资本性质岗位的人力资本薪酬是收入严重低于市场价位,这样一来,造成单位想淘汰的人淘汰不出去,想留的人才留不住,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国家工资部分长期以来低于市场价格,使得目前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呈多元化趋势,工资收入项目繁杂、名目繁多,且部分比例失调,国家工资占个人工资收入的比例不断降低,工资外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低比例的国家工资已经失去了调节职能。 二、完善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的对策分析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行人员的聘用制,作为人事用人制度配套工程的薪酬制度,在推行聘用制之后也必然作出相应的调整,由于事业单位的多样性以及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完善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需要逐步深入,结合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建立,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改革。
(一)遵循薪酬激励的科学原则,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要用好薪酬这一激励的手段,发挥它的最大效用,还需要讲究一些原则和方法,以达到既节约人力成本,又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在进行薪酬激励时需要遵循一些科学合理的原则。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 经济性原则。事业单位所有的收入都是由市镇财政拨款的,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担负着很大的包袱,而国家的财政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激励薪酬的设定要与市镇的财政能力相当,最好能为国家节约人力资本。
2 公平原则。员工对薪酬激励机制感觉公平时会得到良好的激励并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工作的积极性;当员工对薪酬机制感觉不公平时可能会采取一些类似降低责任心、辞职等消极的应对措施,不再珍惜这份工作,对单位的亲和力降低,寻找低层次的比较对象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因此,需要对事业单位所有岗位员工的职责以及市场上相应职位的薪酬水平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依照公平原则进行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