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本钱核算探索(1)(2)
2016-03-05 01:00
导读:3.第10-12项划为“半变动本钱”是由于: 根据历年支出情况,它们有一个基数,又随就业规模的变化而呈正比例变化,兼具固定与变动双重性质。就其回属,可根
3.第10-12项划为“半变动本钱”是由于:
根据历年支出情况,它们有一个基数,又随就业规模的变化而呈正比例变化,兼具固定与变动双重性质。就其回属,可根据学校实际,将之按一定标准分解,分别回集到固定本钱和变动本钱中加以核算;就其治理,应视实际情况采取恰当治理措施。
(三)主要账户设置及其核算方法
根据学校毕业生就业实际,可设置以下账户进行核算:
1.“就业经费”:贷方反映年初预算核拨经费及追加经费;借方反映实际发生的经费开支。年末贷方余额反映经费节约数,借方余额反映超支数。年终,应将该账户余额转进“就业经费节余”予以冲销 ,借贷双方均无余额。
2.“就业经费节余”:反映“就业经费”与“就业本钱”相抵后的金额。其贷方登记由“就业经费”贷方转进的节约数;借方登记“就业经费”借方转进的超支额。该账户贷方余额,作为“滚存节余”下年继续使用;若为借方余额,应查明超支原因,酌情做出处理。
3.“就业本钱”:借方反映各项就业用度的实际发生额和待摊就业用度确当年摊销额;贷方反映冲转“就业经费”的数额。
为便于分析、监视和治理,该账户可按“固定本钱”和“变动本钱”设置二级账户,并按本钱项目中除“专项购置费”以外的11个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亦可将11个项目作为二级账户进行核算)。用度发生时,借记“就业本钱-固定(变动)本钱-补助(补贴等11项)”,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年终,借记“就业经费”,贷记“就业本钱”。可见,设置该账户一是为了对各项就业开支进行回集;二是为了及时反映“就业经费”的实际支出额度,便于及时进行分析、监视和治理。该账户年末无余额。
年终,将该账户的累计发生额与“就业经费”的年初预算对比,既可以反映经费超支与否,又可与当年就业规模比较,算出“毕业生人均占用就业经费”和“就业学生人均占用就业经费”两项重要指标,既利于各年度相关指标的纵向比较,又利于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分提供相关考核与调研数据。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4.“待摊就业用度”:“专项购置费”虽属固定本钱项目,但其属于“一次购置、多年受益”性质,因而,该账户借方登记录际发生额,贷方登记当年摊销额。借方余额反映待摊销的“专项购置费”。其中,当年实际摊销额,要按专项设备的原始价值扣除预计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摊销;亦可将年摊销额除以12后按月摊销。
四、毕业生就业本钱核算的价值分析
实行就业本钱独立核算,突破了“经费包干”治理模式,明晰了就业经费与其他开支的界限;凸显了就业经费开支与就业效益的契合;引进治理会计的理念,将就业本钱按性态和职能划分,明确了各项用度的功能,便于回集、分析、监控,实现了就业本钱开支的“集约型”治理,极大地进步了用度开支效益,对于我国数以万计的高职院校而言,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