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转折点”让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分(2)
2017-01-16 01:07
导读:3.有利于吸纳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从而稳定社会。虽然劳动力的农业内部转移只不过是农业内部的深化和细化,但是,结合中国农业生产落后的现状和农村
3.有利于吸纳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从而稳定社会。虽然劳动力的农业内部转移只不过是农业内部的深化和细化,但是,结合中国农业生产落后的现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于庞大的现实,它有助于吸纳中国现存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农业主要是粮食种植业,其使用劳动力最少,对于中国现存的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来说,显然不利于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有关研究表明,粮食作物每亩地的用工总量是13.61,而蔬菜、水果每亩地的用工量是61.52和67.13,将近是粮食作物用工量的6倍。而养殖业中,一亩鱼塘的平均用工量为30.9,一头牛的用工量也达57.54[4]。由此可见,加快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树立农业产业化观念,使农业生产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农业就地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实现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不会因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往城镇而加重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中国人多,经济比较落后,国有企业面临改组和改革,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等表明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决定了国家不可能为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安排就业。农林牧渔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解决了国家暂时难以应对的就业困难,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较强的兼业性,降低了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机会成本以及转移风险,缓解了农民大量外出打工造成的城市拥挤、交通负担沉重等问题,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三、加快建立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政策体系
1.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主要是指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和发展林、牧、副、渔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提高农业就业容量。粮食作物的种植需要劳动数量比经济作物少;林、牧、副、渔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又不占或少占耕地,都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特点。而且畜牧、养殖、水产、瓜果和园艺农业等利润相对丰厚,因此,调整产业结构能起到增加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重功效[5]。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粮食种植向蔬果种植业、养畜业转移是提高农业就业容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种植方面,应依据当地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加深就业深度,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还有助于缓解中国农村的就业压力。 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它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某个主导产品和相关的若干个骨干农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组合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其目的是更好地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通过开展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盈利产业,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生产,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更多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第二,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果我们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我们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有利于克服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3.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农地制度改革目的在于,一方面要有利于农民放弃土地,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彻底转化,同时也不能让农民“两手空空”地离开,要给予放弃土地的农民以合乎市场规律的经济补偿。在农民贫困化的前提下,土地是农民获得资本转向其他行业和产业的唯一的可交易品(土地承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