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2)

2017-06-28 01:04
导读:国内对组织变革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及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对企业的组织形态、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即趋势研究,如张焱(

  国内对组织变革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及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对企业的组织形态、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即趋势研究,如张焱(2000)、隋忠海(2000)、朱颖俊(2000)、吴德贵(2000)、赵平和张力军(1999)等。而且这些趋势研究多集中在变革的组织结构和技术层面,也就是集中在两个大环境下的企业变革趋势:一为信息技术和INTERNET的应用,二为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而对具体变革方式、过程、内容和管理的研究则比较少,主要有:邸杨(1998)分析了实现企业组织变革平稳过渡的主要障碍及对策;齐善鸿(1999)提出了企业变革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林志扬(2003)从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互动的角度对组织变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上述两者之间的适应程度决定了组织有效发展的的程度的观点。王雪丽(2003)从战略、结构、制度和文化等几个角度来研究影响企业变革成功的因素,并进行了一些实证分析;陈春花(2000)则对组织变革的驱动机制和抵御因素进行了分析;胡宏梁等(2003)认为影响企业变革进程的主要因素是中层管理者,并对中层管理者承担的创意者、传达者、安慰者和协调者角色进行了分析。总结中国学者在组织变革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主要问题是缺乏实证研究,多数文章局限于定性的描述变革的趋势,也就是关心目标,而不考虑过程与结果。但从2002年初开始,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变革过程和变革中的行为,这与越来越多企业进行各种变革而遇到实施困难是有关系的,实践再一次引导理论研究走入新领域。
 二、 关于组织变革理论的评述
  
  众所周知,组织变革属于组织发展(OD)范畴。这一部分的理论基础多数建立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而且非常关注技术层面的研究,衍生出许多在组织干预中广为采用的组织发展技术,如T型团队、方格法等。组织学习和变革则是近几年的热点,但对组织变革过程中的行为研究不多,或者更确切地讲,研究组织变革步骤的多,研究变革中领导行为的多,但从员工及管理者的行为对变革影响的角度来分析组织变革的不是很多,即使有也比较片面。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组织变革员工阻碍因素研究是一个交叉领域。员工阻碍变革通常指在面对变革压力时保持现状的趋势。比如组织在战略、结构、技术与方法、产品、及制度等方面进行变革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使得变革达不到期望或彻底失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理论性分析或是对实践操作经验的概括,实证性研究做的很少,而且绝大多数是集中在阻碍变革的情境性因素上(Coch and French,1948),只是在近年来(如Judge,Thoresen,Pucik,Welbourne,1999)才开始关注阻碍变革的个体差异性因素。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对变革阻碍现象有大量的研究,但它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为什么人们会阻碍变革及阻力源自于哪里?同时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提供克服阻碍的方法,而没有说明阻碍的心理源泉。Kurt Lewin 是较早把阻碍变革的概念运用于组织环境的学者之一。他(1947)在他的“类静态平衡(Quasi—Stationary Equilibria)”框架中讨论了变革阻碍的作用。尽管他在变革阻碍问题上的卓越成就,但他没有详细说明阻碍的源泉,而是着重于描述克服阻碍的机制,也就是有名的“解冻——变革——再冻结”过程。
  尽管对变革阻碍讨论大多是从实践操作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如Aldag
上一篇:从《指导意见》的修改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独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