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论物流产业研究—兼论物流企业的界定(4)
2017-08-05 01:15
导读:实际上,这个题目实质要问的是物流产业为什么还油脂内进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目录里往。这是一个在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中,新生产业为谋求更好更快的
实际上,这个题目实质要问的是物流产业为什么还油脂内进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目录里往。这是一个在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中,新生产业为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必然会提出的一个典型的题目。
其次,不能由于现有物流企业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能由于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框架内物流服务运作分散在不同的行政部分治理,不能由于我国物流服务市场还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不能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的规模还很小就不论我国物流产业的客观存在。事实上,随奋斗目标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分工协作关系体系的发展,原有产业分类的重新调整是不可避免的。
至于政府现阶段如何进行宏观的产业结构分类和是不是进行物流行业的分类统计,那是政府的事情。倒是物流治理行业协会的作用对物流产业的发展非常关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是沟通企业与政府的有效通道。从为物流企业服务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种第三方服务。当然,支持行业协会的工作,进步行业协会的市场地位,增强行业协会的沟通话语权也是我们所有致力于发展物流产业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2、“立业”不要急于求成
我们是不是由于急于要确立物流产业政府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而忽视了某些基本的原因呢?
众所周知,产业分类的调整肯定落后于产业本身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一些老的行业消失了,一些新的行业产生了。
如美国于2001年开始实施]《北美产业分类系统》就新增加了光缆制造业、蜂窝通讯业、计算机软件复制业、环境咨询业、床上早餐旅馆业、仓储俱乐部业和信用卡保险业等新产业。毫无疑问,灾些新的产业在被列进独立的分类目录之前肯定是隶属于或包含在老的产业或行业之中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我国于200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则考虑了已经加进wto的背景,新增了大量服务业方面的经济活动种别。如“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制造业则减少了26个门类。取消了“邮政通讯业”门类,并将“邮政业”并进“社会服务业”,其余的则并进“信息技术产业”。城市公共交通被回进交通运输业。新设“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产业”,“运输代理服务”,“移动通讯服务”,“足底推拿和泡脚服务”,等等。显然,这些新行业的出现要早于它们被列进《国家经济行业分类》目录的时间。
再如,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就与国家统计局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不同。《指引》增设了“信息技术产业”和“传播与文化业”,但示设所谓“高科技业”。《指引》还根据上市公司主要是制造业企业的情况,在制造业门类和大类之间增设了9个辅助性分类。至于企业的行业回属,《指引》规定:假如公司某类业务的营业收进大于或即是50%,该公司回进该业务对应的行业种别;假如公司没有一类业务的营业收进大于或即是50%,但其中某类业务的营业收进比重比其他业务收进的比重高出30%,则该公司回进此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种别;否则划为综合类。由此可见,企业的行业属性将根据其业务种别的量变逐步发生行业属性的质变。
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个行业是根据现有的产业分类目录来设计、构造和发展的。即使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新产业概念,也要等到国内的经济环境条件具备了以后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含有“泡沫”的统计数字并不能够使得新产业在现实经济体系中稳固的扎根。
只要有新的市场需求,新的产业或行业就会应运而生。至于新市场的规模能做到多大,全看企业拓展市场的能力。所以,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才是物流产业发展的根本之道。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立业”的根本在市场
毫无疑问,产业发展的根基在市场,磨刀业和钢笔修理业之所以没有了是由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没有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之所以发展很快就是由于市场产生了愈来愈多的物流治理运作外包的需求。it外包服务业这所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也是由于有愈来愈多的企业要把it系统的应用服务外包,甚至是离岸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