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创新环境 激发自主创新活力(2)
2017-08-19 06:43
导读:(4)创新文化的缺失。一是比较急功近利。比较普遍地存在鼓励追求眼前利益,热衷于搞政绩工程,搞立竿见影的短平快项目的现象。二是缺少人文关怀。有
(4)创新文化的缺失。一是比较急功近利。比较普遍地存在鼓励追求眼前利益,热衷于搞政绩工程,搞立竿见影的短平快项目的现象。二是缺少人文关怀。有些企业领导不能正确对待人才的成功或失败,成功了没有什么说法,失败了得让你承担责任。有的企业在人才使用上还是粗放管理。据对我市50家成长性企业高级技术专家调查显示,32.5%的专家反映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缺乏图书资源;45%的专家反映,凡有出国考察机会,大多数被挤占。三是创新精神不足。现行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宽容度不够。如在科研中过分注重论文的成绩而忽视了研究的过程。这样的文化氛围是不利企业自主创新的。 3 临安企业人才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的对策措施
3.1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培养,搭建平台,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创新能力。
(1)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建设。一要加强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加强企业经营者的
培训,定期组织企业家外出学习考察,努力使其具备把握行业技术趋势、熟知企业技术状况、洞察市场与技术关系的能力,提高领导与组织创新的能力。二要注重培养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基点,结合实施省“151”、杭州市“131”、临安市“812”人才工程,开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创新、创业、创优”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提升其创新能力。
(2)推进企业激励共赢环境建设。一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建立企业高新技术发展基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分别达到5%和3%以上。二是加大激励力度。要深化收益分配机制改革,鼓励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建立知识创新、科技项目创新与效益相结合的“风险报酬机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和科技精英来企业创新创业。三要建立技术创新策略联盟。我市企业特别是电缆、节能灯等产业相对集中的行业,可针对彼此共同的研究开发需要,组建研究开发同盟或联合开发中心,集聚技术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共享研究成果。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推进企业创新载体环境建设。一要推进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建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参与我市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项目的招投标,并在立项、推荐列入国家、省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二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建设。加强市科技孵化中心建设,扩大规模,加强管理,增强其示范辐射作用;鼓励企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孵化器,发挥孵化器在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初创企业中的主导作用。三要推进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建设。按照基础建设良好、经营管理规范、创新能力突出、支撑和示范作用明显的原则,鼓励成长性企业组建杭州市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
3.2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策,健全体制,着力激发人才自主创新热情。
(1)优化政策法制环境。一要健全企业创新扶持政策。制定《临安建设创新型县(市)的实施意见》,完善支柱产业自主创新专项政策、科技孵化器政策、鼓励企业信息化改造政策、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政策等。立足自主研发,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活动,并提供创业资金扶持、科研项目补助等。二要健全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采用不变更户口、不改变编制的柔性流动的方式,引进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三要健全创新成果转化政策。鼓励企业和风险投资者分享科技成果的效益;重奖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科研人员和中介机构及人员,实行技术入股、自带技术办企业等方式转化创新成果,充分调动和保护企业科技人才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当好企业自主创新的“场地维护员”,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人才自主创新营造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