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与和谐社会主义(2)
2013-05-01 18:30
导读:2.和谐社会主义体系。政治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一体的建构模式。经济方面:体现公平和效率的社会主义市
2.和谐社会主义体系。政治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一体的建构模式。经济方面:体现公平和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地与和谐社会结合在一起,成了和谐社会的基础。文化方面: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成果显著,
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文化素质有了质的飞跃。目标保障: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共产党。人与自然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都标志着和谐社会主义体系初步形成。
三、和谐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的相似之处
1.和谐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在理论形成方面有相似特征。两者都是市场与计划经济体制长期斗争最终市场逐步发展为主导地位的。长期以来,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是排斥市场经济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首先对这一传统观念提出挑战,“兰格模式”把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自从苏东剧变以来,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市场二元论、中性论、联姻论和市场主导论,到目前确立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的体系。
和谐社会主义的形成实质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位一体逐步结合的过程,也是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长期较量中最终确立的。1979年,邓小平就谈到:“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P236)1985年,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3](P148)苏东剧变前夕,邓小平重申:“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和市场都得要。”[0](m64)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P373)它明确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党的历届代表大会都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直到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科学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在理论形成过程中有异曲同工之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和谐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一致。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一直把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探索二者结合的科学途径。罗默认为,他提出的这种新模式是为了把市场体制的力量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结合起来,因此,“这种新模式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平等”。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为了探索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对于公平和效率结合问题,我们进行了种种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不懂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而片面追求公平忽视了效率;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我们党适时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党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和谐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二者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四、和谐社会主义体系与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差别
1.和谐社会主义是综合体系而市场社会主义是单一的经济体系。如前所述,和谐社会主义体系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的理论体系。它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科学的政治制度和领导集体。有体现民意、倾听民声的机构及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从地域和主体看,和谐社会主义代表了农村和城市、集体和个人、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调节和管理全社会的客观实体。在经济方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社会主义只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把研究放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而无视农民阶级和其他阶层的利益,缺少理论指导,没有群众基础,不能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不是过分强调公平,就是过分强调效率,不敢触及资本主义的基础。只是把公有制当作实现公平的手段,没有当成基本经济制度。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相对公平,不可能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他们提倡的效率只是资本主义的效率为社会主义所用而已,反而会为资本主义的改良提供一些新视角。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形成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可行性不同。和谐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全党和全体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科学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来克服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新一代领导集体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科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措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这个理论体系是经过
历史考验并在现实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因此是切实可行的。
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理论体系影响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很多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特点。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为他们的理论家们对社会主义有一种怀疑的眼光,缺乏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另外,缺乏科学政党领导和群众基础。目前,国外共产党的力量大大削弱,他们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很难结合,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他们不深入实际,不考虑下层劳苦大众的利益,理论和阶级基础脱节。因此,市场社会主义从产生时就注定了其不完善性。
结论
我们可以借鉴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科学评价资本主义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一方面,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理论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的弊端和苏东社会主义模式的科学分析后提出的理论设想,我们可以从其理论本身吸取一些经验拓宽我们的思路。另一方面,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熟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希望通过市场社会主义的途径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从市场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中可以看出西方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我们既要吸收它的合理因素,叉要有意识地剔除其负面影响,不断完善我们的和谐社会主义。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的不倦探索中,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不片面向往资本主义模式,坚定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