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重道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张雷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后的学科制度建设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它涉及如何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要不要通过招收本科生来培养这个学科的专门人才、高校中要不要设立重点研究基地和重点学科来加强研究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一些关系这个学科水平能否提升的重大问题,例如,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如何使学科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的课程内容向着整体化方向发展,如何建立符合学科内在要求的学术团体或学术组织,如何组建创新团队以推动团结协作和集体攻关,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后劲,如何制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科培养计划,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起来以后需要面对和认真加以解决的。[7]
2006年3月18—19日,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学术委员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一个政治性、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都很强的新学科。虽然我们已经积累了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丰富经验,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资源,但要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建立综合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学科意识、知识背景都面临挑战,研究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规划,担当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历史重任。
学术委员们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增设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具有发展速度快、新增数量大、覆盖院校广、学科队伍建设参差不齐等特点。并且,其中大部分博士点和硕士点是2005年申报获批的新点,学科建设的经验不足,水平有待提高。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面临的建设任务十分紧迫。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学术委员们认为,从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到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已经在我国学术界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以下问题上达成共识:(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所属二级学科体系建构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要明确学科边界与特色,在方向设计上,既要区别于原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要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进行方向设计。(3)注重学科的层次结构与课程结构建设。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不仅覆盖面广泛,而且学科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人才培养可分为本(专)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学科理论可分为学科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专业理论、前沿知识与前沿理论三个层次。学术委员们建议,学科建设要有重点按三个层次进行,即本(专)科层次重点抓学科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教育;硕士层次重点进行专门知识与专业理论的研究与教育;博士层次重点开展前沿知识与前沿理论研究。鉴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数量多,本科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增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本科专业,一是满足社会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要,二是为硕士、博士学位点提供生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三个水平层次,主要是通过课程与教材来体现的,因而要重点抓好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教材建设,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4)组建、培训学科队伍。根据调查,发现各院校在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博士、硕士点中,大都采取了集中全校教学、科研力量的方式,跨专业、跨学科申报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一方面有利于动员、组织力量加强学科建设,另一方面也提出了组建、培训学科队伍的任务。从总的情况来看,全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好的,队伍的积极性和整体素质较高。但从实际要求来看,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无论在人员数量和教学、研究质量上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要十分注意学科繁荣局面背后隐藏着的问题,切不可以发展意识取代建设意识,要主动预防并积极解决问题,凝聚队伍,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有造诣、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