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建设_政治毕业论文(2)
2013-05-21 01:16
导读:2.1 阵地建设中存在大量盲区: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我们忽视了对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网站、网页、BBS等网络存在的宣传,以至本来不多的马
2.1 阵地建设中存在大量盲区: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我们忽视了对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网站、网页、BBS等网络存在的宣传,以至本来不多的马克思主义网络存在对众多上网者来说仍是个盲点。一是网址大全、黄页是用户获知新网站的重要途径。可是,在大部分网址大全上没有一个明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内容的网址。而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专业杂志(期刊)好多尚未上网。其二网站上的链接是用户得知新网站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占64.7%。可是,我们的企业网站、商业网站都很少有把马克思主义网站列为自己的链接的,而党校网站是我们的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的主力军,其在对外链接中有非党校的网站,可是,后者却未将党校网站设置为友情链接。由于网站之间缺乏链接,其传播面和点击率就可想而知了。其三是网站使用语言方面,中国大陆的这类专业网站全部是简休中文版.没有繁体中文版,更没有英文版。我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应该局限于大陆的中国人,还应该扩展到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不应该只是向华语世界传播,还应该面向非华语世界。总之,我们通过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应该跳出只针对大陆受众的旧框框,着眼于整个世界。
2.2 网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信息量少,影响小:
相对于互联网上所有网页来讲,有“马克思主义”的网页的比重少得可怜。我国目前“马克思主义”网页数占总网页数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其数量大致与一个影视明星的网页数相当。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被调查者从来没有听说过马克思主义网站的名字、网址。即便是拜访过马克思主义网站的用户,大部分也不大满意,认为其内容一般,形式单调。其次是数量题材比较单调。大多数马克思注意的网页其数据题材大多是领袖文献展示方面的,而缺乏对其研究(包括论战)等方面发展的鲜活数据。也就是说,这些网站传播的多半是一种静态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动态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总体来讲,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影响是小的。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3 绝大多数理论网站功能单一:
我们说网络是多媒体,它能够以文字、图片、声音相融合的形式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可是我们能够进去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除了少量的图片外,绝大多数网页形式都是文字文本,没有发现声音文本,至于声音、图像、文字相融合的多媒体文本就更别说了。事实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由于技术原因没有原始的声像文本外,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时代都有现存的声像文本至于邓小平时代以后的多媒体文本更是数量可观。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我们完全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声像文本及多媒体文本来丰富网页形式,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建设中国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有对内对外两方面的意义。然而,目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网站似乎忽略了对外宣传功能的开发。正如前面所提及的我们很少有英文的说明。马克思主义网站发挥对内的功能,主要依靠中文,但是,发挥对外功能,却离不开英文(包括其它外文)。这一现象表明马克思主义网站忽略了对外宣传功能开发的问题。
2.4 网站内容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
网站的质量要以其创办人、管理者的素质为保证。毋庸置疑,对于专业网站来说,其创办者和管理者主要是经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的专家,其内容是可以保证的。而对于个人网站来说,其内容却鱼目混珠,真伪杂糅。甚至有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实质上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网站。不少个人的马克思主义网站是出于个人兴趣创办的,就这一方面来讲是好事,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即便在民间还是有人关注的;然而另一方面,它又叫我们担心:非科班出身者创办的马克思主义网站,其质量
如何保证?
2 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建设的重要措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既然问题已经存在,既然挑战不容回避,那么,我们就应该积极应对,采取措施,用马克思主义占领互联网阵地。
2.1 高度重视,统一规划,加强管理:
互联网是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3]的要求,努力为我国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宣传事业
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个信息传播媒介,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我们要在这个系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唯物主义,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同时阵地建设需要有个统一的规划,合理解决要不要在企业网站、商业网站、政府网站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如果要,怎么做;如何保证大部分、乃至所有的阵地网站都上网;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网站的访问量;如何开发马克思主义网站的对外功能;如何保证马克思主义网站内容的倾向、创办人的素质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让马克思主义占领互联网阵地,必须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搞好管理。努力建立和完善有效防止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制定与网络政策相适应的有关政策,以加强网络舆论的导向和引导;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规则的制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完善互联网的执法体制,健全执法机构,明确职责,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控和分析,严格执法。
2.2 集中力量建设有全国影响的权威性的网上理论阵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的任务是向全世界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鼓舞中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纪服务。其特点是:开放性、理论性、权威性。因此至少应该建设一家有全国影响的权威性网上理论阵地,在信息含量、理论水平、思想高度、传播手段等方面,对其他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起到示范作用。但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网站中,还没有一家称得上很权威的网站,这就需要我们集中力量尽快解决。一是在中央的领导实施下,建立中央一级的马克思主义网站,即建立“中国共产党”或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网站,统一发布有关信息,由用户直接访问中央网站。这样做,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网站也具有权威性,可以发展成为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齐名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网站。二是建立以中央网站为枢纽,以各地网站为支撑的网络群。如以全国党校系统为基础,由中央党校设立中央网站,以各省市自治区委党校为依托,建设一个党校网络群。中央党校网站发布具有全党意义的信息,同时,在中央网站的指导下各地网站分别发布具有各地特色的信息,既体现中央的统一性,又具有各地的地方性。这样,以党校系统为依托的权威理论阵地就初具规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