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基础落后,资源匮乏:高校网络思想建设的软硬件设施欠完善
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建设在硬件设施、软件开发、阵地建设等方面才起步不久,加上投入不足,不具有规模效应,很多地方亟待完善。如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西部有些省市的某些高校连最基本的主干都还未建立,这样,根本谈不上自主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另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阵地建设,目前也缺乏统一的规划、相应原则和系统的建设,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短时间里很难形成特点鲜明、影响较大、能够长期坚持的一些正面的思想教育活动阵地。少数有影响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其提供给人们思想资源的内容深度也不够。有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根本不能成为青年大学生寻找思想武器的源泉,还仅仅只是少数人躲在书斋里从概念到概念的讨论园地。
(四)规章欠周,措施不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制度规范尚待健全
互联网提供给了人们极大的自由,这迫切要求我们制定相应系统的网络行为准则,积极推进网络的宣传教育工作。就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制度来看,首先是基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总体缺乏及时的研究,除少数高校出台了一些教育管理制度约束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以外(比如清华大学学生会网管会制定的行业规范),多数高校还没有建设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比较完善的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相关条例,更多的高校虽有校园网,即使连接了CERNET和INTERNET,但仍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仍是一片空白。其次是有些高校虽然有了自己相应的网络管理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管理制度,但操作性不强,比如怎么控制各大网站主页提供的虚假或黄色的信息的传播,在BBS公告栏上怎么对学生反馈意见进行及时处理等等都还缺少一个长期一贯制度化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同时,相当多的高校太过于重视网络的技术管理层面,忽略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难以严格自律,终于无以应对网络自由无序特征带来的各种严峻挑战。
面对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状况,我们决不能置之不理、置若罔闻。为能尽快净化网络信息获取、选择和传播过程,用正确、丰富、生动的信息影响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精神状态,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基础建设
首先,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一是要认清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信息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校园建设实践活动的需要。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将传统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等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突出教育管理研究、决策、实践的科学性和科技含量,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二是要针对大学生正处在探索人生价值、如何实现自我和如何做人的重要阶段,高校的教育管理必须真正重视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塑造,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使每个大学生在网络面前不迷失,不会因沉迷网络而形成利己自私的不良品性。
其次,改变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本态度。一是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网络这一个新生事物,既要看到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带来的有利方面,也要看到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带来的不利因素。二是要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迎接网络,尽快适应网络,充分认识到信息网络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技术手段,它给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更多是机遇。三是要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深入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重要指示,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增强运用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尽快作出具体规划和统一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