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关系模式创新:公民身份的演化
政务以其方便、快捷的通信能力拉近了公民与政府问的距离,使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变化。这种政府职能将推动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重新定位,从而出现一种全新的“政府一公民”关系。从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上看,政府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同“企业”类似的机构要求更多的业绩,而公民则被视为“股东”,公民与政府的关系被定位为一种“所有与经营”的关系。在电子政府的工作流程中,政府被定位为服务的提供者,而公民被定位为顾客,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被定位为一种“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无论从哪一角度出发,电子政务都特别突出了为公民服务的职能定位。
英国的电子政务专家白拉米(ChirstineBella.my)和泰勒(JohnA.Taylor)认为,“新的技术,但降低了服务的成本,同时,它还有助于重建政府与公民之问的关系。”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下,英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形成了一种“客户定位”(clientorientation)。客户定位体现了电子政务以“公民”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其他国家,如挪威提出的“用户导向”(userorientation),亦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强调了以公民为中心的定位。
以公民为中心的定位突出了化的特征,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了一种服务者一消费者(server—client)的新型关系。在电子政务的下,每一个公民都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用户、消费者,他们在“市场”中同政府发生“消费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政府活动的目标定位在为消费者提供公共产品。政府将更加依赖于“消费关系”来采集和解读公民“消费偏好”,增强与作为“消费者”的公民的联系。在西方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人们倾向于用“消费者”、“客户”、“用户”等称呼来代替一般性的、传统的“公民”称呼。在电子政府建设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纲领、理论文章中大量出现“client”(客户)、“user”(用户)、“consumer”(消费者)等词,这种称呼上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消费关系。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内容模式创新:服务职能的增强
面向信息时代的政府职能创新是全方位的,它不但要求规范的,而且要求高效的服务。就总体来看,强调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是大势所趋。然而,电子政务并不是空中楼阁,它以传统政务为基础。国情不同,甚至是各地区发展情况的不同决定了政府职能内容模式创新不可能一概而论,需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中国行政管会政府信息化建设课题组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从长远来看,按照我国的国情,电子政务的目标可定位为:“规模适度、管理科学、不断追求行政管理的廉洁和规范化、公共服务的高效和最大化。”报告明确地把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并列为电子政务的两大职能,提出了管理的廉洁和规范化以及服务的高效和最大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