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情感因素在军队思想中的现实运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情感因素的运用,不仅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而且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以境育情,融情入境。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发生综合的作用,致使情感常受所处情境的制约。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情境,让受教育者在特定情境中产生油然而生的情感。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可组织部队到驻地附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育,让官兵感受革命先烈的浴血艰难,在耳闻目睹中培育官兵的爱国情、英雄情;进行随机教育时,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设定自然情境,让官兵见人见事,耳濡目染。另外,各个部队由于组建背景、发展历程、任务特点的不同,都有本部队的特色和传统,因此,构建符合本部队特色的军营,营造适应本部队特点的教育氛围,不断培育官兵对所在部队“适彼乐土,爱得我所”的归宿感,也是融情人境的一种重要方式。
2.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活动具有泛化扩散的规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一些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这两大功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到以情育情,以情动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教育当以服务为先”的意识,主动热情地帮助官兵排忧解难;施教者平时应注重多跟官兵交往,关心其学习和生活,既做良师,又做益友,搭起情感的桥梁,彼此进行沟通。同时,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精神振作、情绪饱满,从精神上感染教育者;言谈要风趣幽默、振奋人心,引起官兵共鸣。
3.以知育情,以情促知。一个人的情感同认识水平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则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一个人认识水平的提高有着发动、促进和巩固的正强化作用;反之,有着阻碍、抑制和改变的负强化作用。为此,教育者应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水平,强化其情感的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譬如,针对当今部队官兵对网络接触多、选择性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创设条件,建立各种军内特色网站,开设可供官兵学习交流的军营BBS专栏以及各种军旅论坛,实施不间断的管控和经常性的介入,要把网络当作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主阵地”,正面疏导,积极引导,帮助官兵提高辨别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精武热情、求知热情。同时,应注意以情促知。针对官兵在军事训练中可能产生的怕苦怕累现象以及文化科技知识学习中可能产生的厌学等现象,积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官兵在训练、学习中的情趣体验,使“怕训”、“厌学”思想逐渐转化为“思训”、“乐学”情感。
4.以意育情,以情激意。意志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不断克服困难、调节内外活动的过程。情感和意志往往构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意志调控情感,情感激励意志。一方面,教育者要学会以意育情,发挥意志对情感的调控作用,提高官兵情感的稳定度。另一方面,应注重以情激意。目前,部队官兵中独生子女比例不断增大,抗击挫折、经受磨难的能力相对较弱,一遇困难、批评、失败等,容易产生萎靡不振、低落消沉等情绪。如果采取生硬的说教方式,可能效果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恰当地运用情感因素,要借助家庭、等外部教育力量,运用父母情、师生情、同学情等令官兵倍感亲切、乐于接受的情感,不断激发他们努力攻关、排除障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