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因素(3)

2013-06-14 01:09
导读:三、在军队思想 中运用情感因素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运用情感因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必须从全方位、

  三、在军队思想中运用情感因素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运用情感因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必须从全方位、多角度去理解和把握。

  第一,正确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做到情理交融。“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与“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首先,情感交流是明理的前提,对受教育者起着先导、催化和巩固作用。没有情感的明理显得苍白无力,空洞干瘪;同时,明理是情感交流的目的,没有明理的情感会导致低格调的庸俗之情。为此,教育中要融情于理,理中带情。既要晓之以理,又要言情恰当;既要将“理”转化为平实可信的“情”,以情感的沟通促进理性交流,又要以理性思维驾驭情感交流,在“情”、“理”交融的基础上做到“理先行、情到位”。

  第二,要正确处理“情”与“物”的关系,实现情利互补。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形成十分复杂,既有精神上的原因,也有物质上的根源。如果片面否定和割裂物质和情感的辩证关系,视个人利益为洪水猛兽,势必造成一种“虚假情感主义”,背离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规律。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确立起“需要——动机——行为”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在发展主义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大,由各种利益矛盾引起的思想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物质利益,关系到能否保持我军政治优势和部队的凝聚力”。要把情感的导向作用与物质利益的导向作用结合起来,坚持情利互补,既要以物质利益为载体,贯穿情感交流,使其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又要正确把握物质利益驱动的有限性和制约性,不能把讲感情理解成无限度的给钱给物,搞一味的物质刺激。

  第三,要正确处理“情”与“法”的关系,强调用情有度。“情”是一种内在的激励、驱动力量,属于非强制手段;“法”是一种外在的调节、约束力量,属于强制手段。在部队现实生活中,官兵之情、同志之情、同乡之情、同事之情等,都是调动积极因素、增强教育实效的“法宝”,但这些情感一旦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越轨出错,变成“滥情”、“危情”。因此,情感因素的运用要有很强的法纪意识。一是用情有度。决不能以情代法或以情压法,做到既“动之以情”又“示之以法”。二是依法用情。要注重由人情关系向恪守制度转变,克服“讲人情不讲制度,讲关系不讲原则,讲情感不讲法制”的痼疾,自觉抵朴人情攻势向一切领域渗透”的陋习,要从更高层次认识“情”的作用,真正把情感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情”与“实”的关系,倡导行为感化。坚持情感因素运用,不能光靠口头上的“言情”、“传情”,更应注重实际行动的感化、感召。一是要善于引导示范,塑造良好形象。教育者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感、感和理智感,并要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以无声的行动博得官兵的信任和拥戴。二是要善于体察实情,紧扣思想脉搏。教育者必须“下高楼”,“出深院”,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在解决思想问题时要倾“实情”,在解决个人和家庭困难时要融“真情”,在解决理想前途问题时要有“热情”,只有了解官兵的实际想法,体察官兵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官兵真正的思想脉搏;只有切实把“情”建立在办实事、解难题、排忧愁上,才能以实际行为调动广大官兵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上一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