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抓能力主线做创新文章(2)
2013-07-18 01:03
导读:(二)推行课堂准入制度。确保课堂教学“无次品”。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中共郴州市委党校推行了严格的课堂准人制度,每堂课进入课堂必须通过四道关:
(二)推行课堂准入制度。确保课堂教学“无次品”。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中共郴州市委党校推行了严格的课堂准人制度,每堂课进入课堂必须通过四道关:一是审题关。上一期末由教师自愿申报下一期新课题,并提供该课题提纲,由教学督导组审定,如督导组认定该课题不宜在主体班开设,则不开。二是试教关。经过审题关后,新课题任课教师按照专题要求和督导组修改意见,进行备课,经教研室集体备课补充修改完善后,在教研室范围内试教评课,试教不过关者,不参与竞课。三是竞课关。试教过关后,进入最关键的竞课关。这道关有三难:首先,“点菜”的不确定性使竞课者难以预料,“点菜”点的一般是课题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且可以追问;其次,每位督导组成员每次竞课必须行使否决权一次以上使投票者难以做“老好人”;最后,须经2/3督导组成员同意才通过,使竞课者难以投机取巧。四是测评关。每位教师在主体班讲授的每一堂专题课都必须由主体班学员、督导组成员进行测评,只有测评成绩达到良好以上的课才作为下一期主体班上的预选课。
(三)创新激励培养机制,加强教学“无止境”。教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教师的潜能激发出来。为此,中共郴州市委党校建立健全了着眼于每位教师全面发展的激励培养机制。首先,完善教学激励机制。根据教学质量考核结果,按档次区别讲课津贴;对优秀的课授予名课称号,对获得名课的教师授予优秀教师的称号;对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的授予明星教师称号;对当年教学质量排在同一职称第一者、在省里教学比赛获三等奖以上者以及明星教师实行低职高聘。其次,健全教师培养机制。一是进修培训。每年根据专业学科结构有计划派遣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到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等上级党校或高等院校去“充电”。二是教师集训。每年暑假举行一次教师封闭集训,进行优秀课教学观摩、年轻教师教学比赛、集体备课、优秀教案评选、教学专题研讨等。三是挂职锻炼。为增加教师阅历,提高教学针对性,从2007年开始,他们每年派出2~3名年轻教师到市直机关、乡镇或企业挂职锻炼一年。四是积极参加新建设。为增强基层工作经验,每年派出1~2位教师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拉长链条。创新干部教育模式
在坚持抓好党校培训轮训干部主渠道、主阵地的同时,中共郴州市委党校充分利用资源,积极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通过拉长培训链条,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党校+高校、党校+基地、党校+企业、党校+挂(谋)职”四种培训模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干部作为能力。
(一)“党校+高校”培训模式。中共郴州市委党校把一些培训班的培训分成两段,即学员在党校培训后,再分别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大进行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党校和高校两者的优势,有效地改善了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组织党校处干班、中青班和科长班的学员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习管理、知识和当前国际国内的热点课题、前沿知识;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班学员到中山大学学习管理知识;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班学员到湖南大学学习管理知识。据,近年来全市党校系统有1800多人参加了“党校+高校”模式的学习培训。这种高校培训与党校培训较好地结合起来,受到广大干部的好评,极大地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
(二)“党校+基地”培训模式。一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党校建立培训基地。为加强与省内外党校的学习交流,充分利用经济发达地区党校的优势师资,经过认真考察,郴州市在广东省的深圳市委党校、江苏省的无锡市委党校建立了干部培训基地,由他们的专家、教授讲授本市目前还没有开设但学员认为有必要学习的特色课程。二是在香港培华基金建立培训基地。为提高干部发展“外向型”经济能力,每年选送学员参加香港培华基金在广东省南海市和香港地区举办的“红三角”经济发展研讨班。三是在“湘南暴动”旧址和桂阳建立了干部教育基地。加强学员党性锻炼,开展警示教育。四是建立干部拓展训练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培养学员的团队精神。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党校+企业”培训模式。为提高干部驾驭经济能力,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组织主体班学员到龙头企业开展现场教学,把党校的课堂搬到企业去,由企业的负责人给学员授课。有针对性地组织学员到郴州市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学习产业化的先进典型,到“中国银都”永兴的白银企业学习“零资源条件下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到山东省的海尔集团学习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成功经验。
(四)“党校+挂(谋)职”培训模式。在外出学习培训中,把干部培训与岗位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注重在一线岗位上锻炼干部,采取了挂职锻炼和谋职锻炼两种方式。干部外出挂(谋)职锻炼前,在市县两级党校组织学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出任务,明确目的,并邀请有关专家及上批次外出培训的学员介绍有关情况和经验,所有外出参加挂职锻炼和谋职锻炼的学员都在党校接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近年来,全市选派了40多名县处级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县市区选派了300余名科级以下年轻干部到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等地谋职锻炼。实践表明,外出谋职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凭实干换信任,凭本事找位子,敢于吃苦,勇于拼搏,在经济发达地区练就了本领,增长了才干,达到了外出谋职的预期效果。学员通过挂职谋职锻炼学习,将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理念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促进了工作思路的提升和工作实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