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途径。正确理解这一问题,我们才能努力创造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条件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1.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前提。“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使人才能在摆脱贫困状态,并在基本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自由个性的发展。其次,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只有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才能使人有充分的时间从事娱乐、科学研究、创作等活动,从事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挖掘和培养人的多方面的情趣、爱好及能力,使人不仅在物质关系上而且在精神关系上愈益丰富,使人个性和创造力在自主活动中得到全面发挥。
2.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在私有制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除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工人为了谋求生活资料,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被动性。“大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再生产出旧的分工及其固定化的专业”,这种分工“把一个变成农民,把另一个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是这样的人。旧的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受私有制决定的,它在某种程度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同时,是以人的全面发展机会的丧失作为代价的。因此,只有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才能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使劳动成为真正自由的活动,实现劳动者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3.大力发展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它能弥补不同的人先天的差异,甚至超越人的天赋。恩格斯也指出:“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里的教育指的是真正的全面教育,是克服旧的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教育。人们通过教育把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普及、推广并传承不息,使社会成员都能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4.重视精神产品的生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精神产品是相对于物质产品而言的,是一切科学体系、精神成果和意识形态的总和,它包括、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马克思非常重视精神产品的生产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他认为,整个社会机体是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四种生产的统一。精神产品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社会要想生存和发展,都必须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可以强化人的主体意识,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使人逐渐形成对自身区别于他物的性质、地位、作用、价值的自觉;也增强了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能力,从而促进物质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基础。
此外,精神产品也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之一。阶级斗争往往是以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为先导的,因此,重视精神产品的生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