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2)

2013-07-29 01:02
导读:2、提出了主义 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就是“四有新人” 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使受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

    2、提出了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就是“四有新人”

    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使受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的劳动者”的人才培养的标准。邓小平同志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上,进一步提出了“又红又专”的要求,既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方向、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又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健康的体魄。后来,邓小平同志把它概括为“有理想、有、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面临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的新情况,进一步深刻地阐述了“四有新人”的思想,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标,他说:“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七一讲话P43)他又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89.9.29.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核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1993.12.26.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同志这些论述,明确的指明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实际上,就是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现阶段,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四方面素质:第一,有为实现共产主义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制度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只有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人才能真正获得政治、的自由,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胸无大志的人,必然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第二,有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条件下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大公无私、无私奉献、不谋私利的人。无德的人,必然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第三,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只有真正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充分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类思维的规律,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驾驭自然。无知的人,必然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第四,有自觉的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法规法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必然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紧紧依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贯彻执行。必须运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制观念是社会主义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观念,无法无纪的人,必然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江泽民同志的这些思想不仅在实践上为我们提出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澄清了人们头脑中存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些模糊认识。从理论上阐明了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实质内容和根本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新型人才提供了理论保证是在新的条件下,对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3、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就是“两个历史进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具体手段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这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离不开社会,是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的,人的能力、才能的施展、发挥和发展,是离不开他人,离不开他所处社会与社会关系的,人们只有在日益丰富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推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反过来,日益丰富和发展了自己才能和能力的朝着全面发展方向前进的人,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又会创造着越来越发展的社会、社会实践、社会关系。这正如江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可以说江总书记的“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思想,把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看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因此可以说,“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思想,既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又发展了这一理论。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手段上,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重要思想。江泽民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我们的基本方针。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围绕这个基本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坚持实施可持续;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全面道德建设纲要;以三个代表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等,因为只有从这些方面去努力奋斗,不断拼搏创造,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个人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增加,个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才能使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得到全面发展,人的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人的道德品质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一句话,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

上一篇:浅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简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