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邓小平的主义发展观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是必须遵循的原则。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作了明确的解答:人民民主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基础,它既是一种国家制度,又是一个政治伦理原则,其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广人人民群众享有国家、直接参与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的平等权利,各级党政干部必须向人民群众负责,接受其批评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使群众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要强调发展中国式民主。这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我国政治制度、政治伦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建设什么样的民主时,邓小平分析说:“什么是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民主呢?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并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上最广泛的民主。”
在民主制度建设上,邓小平指出,“让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就没有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没有制度保证的民主只不过是一句空话。真正由制度保证的民主不仅因为这种民主的机制是法制和程序确定的制度,重要的是民主的“合法性”的根基来自民众,来自民众对制度程序层面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在制度和程序背后的共识和信念。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邓小平之所以强调制度在政治伦理建设中的作用,一是因为他看到了政治伦理在政治生活中的有限性,二是他意识到制度的强制性能够更好地规范政治主体的行为。
三、邓小平的国际关系政治伦理观
国际关系和交往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凭借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深刻地洞察到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伟大论断,并根据时代主题转换和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从全人类高度提出了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加强发展和合作的思想,这对未来中国继续搞好外交关系,促进全世界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处理国际关系中,邓小平国际关系政治伦理思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和平共处。他指出:“总起来说,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因此“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他还注意到“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邓小平国际关系政治伦理思想的另一重要内容,是他的主权思想。邓小平明确宣告国家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维护国家主权是最高的国际政治伦理原则。他说:“中国是个贫弱的国家,但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中国人民有自己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