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军队思想
1.把夺取政权作为我军履行其宗旨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指出:“我军是中国人民的军队,一切以中国人民的意志为意志”,“而在今天,则是实现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打倒内战祸首蒋介石,组织联合政府,借以达到解放人民和的总目标。”要求我军必须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牢记我军的根本职责,为人民和民族的解放而斗争。这是对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大发展。
2.指明了加强技术兵种建设,逐步向正规化、现代化过渡的建军方向
关于军队正规化、现代化的设想,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提出来了,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所限,未能付诸实施。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央军委很快决定派我军主力部队进入东北,其中一项重要考虑就是利用日本遗留的技术装备建设我军的特种兵,以炮兵、工兵为重点,尽快建成能有效配合步兵作战的新兵种。同时指出:“军事学校,应继续办理,着重技术人才的训练。”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我军的不断壮大,中央军委又提出了军队正规化的要求,并开始了建设作为现代化新军种的海空军。使我军终于由单一兵种向多兵种、诸军种合成军队过渡,为我军建设进入高级阶段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工作有创造性的发展
为了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1947年总政治部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党委会条例草案》,次年8月,毛泽东又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全军各部队普遍实行了党委统一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这是党对军队的领导在制度上的一个重大发展。这个时期,政治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贯彻得更加广泛、活跃了,特别是三大民主、立功运动和互相团结运动的开展,以及以诉苦三查为中心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从根本上提高了部队战斗力,这样就把政治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还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式开展敌军工作,创造了一套溶化和改造敌军的成功的经验。
4.提出了军队建设“以战养战”的方针和一系列原则及政策
为了提高军队数量和质量,保证战斗任务的完成,毛泽东指出,除放手动员人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外,“主要向敌军国民党区域求补充。”利用敌人的物力补充自己,不仅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也造成了敌我力量对比急剧增减变化。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中央军委还特别强调要建立自己的军工厂和较大规模的后勤供应体系,使我军的后勤供应方式由就地取给过渡到就地取给与后方供应相结合,从而适应了大兵团作战和部队建设逐步正规化的需要。
三、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思想
1.把正规军与游击战这两种不同层次的武装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规军与游击战相结合,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产生、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种武装斗争形式。但是,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薄弱,战争的规模也较小,这两种作战形式间的配合多为战术式战役性质的,无论在方式、规模、作用和意义上,还是在对其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又由于领导不同武装力量实行不同作战形式的国共两党,坚持和实行了不同的战争路线,正规战与游击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之间虽有战术、战役,甚至战略性的配合,但这种配合也是不紧密的,也有它的局限性。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随着正规军的不断壮大,根据地面积、及的发展,加之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毛泽东赋予正规战与游击战相配合以全新的意义,使这两种不同层次的武装斗争,为了统一的战略目标和战争目的,不仅有大范围的外线游击战与内线作战以及内线游击战与外线运动战之间的战略配合,同时也有战役和战术性配合,并使这种配合融为一体,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2.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巧妙地结合起来,对进犯之敌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
解放战争一开始,毛泽东就提出以革命的“两手”(和平谈判和武装自己)对待蒋介石革命的“两手”(以和谈掩护对解放区的进攻)的策略,以谈对谈,以打对打,并把重点放在以自卫战争粉碎敌人军事进攻这一手上。针对反动派“寸权必争,寸利必得”的本性,毛泽东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斗争方式,这就使全军和全国人民在由抗日民族战争向国内革命战争过渡的关键时刻,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处于主动地位。
3.在蒋管区组织反蒋“第二条战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为了配合军事路线的斗争,我们党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建立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革命的政治主张和纲领,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广大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团结了中间力量,孤立了敌人。在我们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全国人民纷纷起来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使蒋管区的广大范围内,形成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正面战场,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4.在解放区广泛实行土地改革
根据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经验,1946年5月起,党领导解放区人民开始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使阶级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彻底粉碎了桎梏了中国农民阶级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保卫胜利果实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5.争取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瓦解
我党把政治斗争贯穿于战场,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以政治攻势分化瓦解敌军,策动大量敌军投诚和起义,并在战争中创造了北平、绥远等解决敌人重兵团的特殊战争方式,大大加速了敌人的灭亡。这些创造性的经验和做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
四、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1.创造性地提出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战略和策略恩想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1948年1月,毛泽东根据这一思想正式概括为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并精辟地论述了这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及其普遍指导意义,进一步深化了1936年12月提出的在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的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