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马克思的民主观对中国民主发展的启示(2)

2013-08-27 01:45
导读: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主义 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面临复杂问题。现从,经济,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主义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面临复杂问题。现从,经济,等不同层面来分别论述
  1、我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传统严重
  我国是一个有专制传统而没有民主传统的国家,长期以来受封建专制思想和人治思想的影响,缺乏民主意识,有效的民主监督以及民主建设的实践,尤其是有效的民主监督,在我看来,是阻碍民主建设的关键因素。 列宁曾说过,“不受节制的权利,必然导致不受节制的堕落 。”所以,缺乏有效的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这是不争的事实 。像巴黎公社的那种直接民主,人们直接监督并且随时可以罢免官员,就能够很好的防止腐败,但我国众多且发展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又决定了在我国很难实践。
  2、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还不够高,而且发展极度不平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马克思在 《哥达纲领 》中指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同样民主制度的建设也不能超出该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且各个地区发展不均衡,因而,公民不可能最充分的享有各种民主权利,所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必须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
   3 、缺乏相应的民主意识和意识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我国国民民主法制和现代公民社会意识薄弱,公民传统观念严重,认为民主是当权者的权利,因而,缺乏参与民主的意愿与热情,再加上我国缺少相应的思想,更使得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面临很大的挑战。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路径
  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在马克思政治民主观的下,探索独特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路径。
  第一,要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就要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完善人民直接参政的民主政体,完善群众的民主监督制度 ,十七大指出,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利在阳光下进行 ,强调进行民主建设必须加强监督,同时还要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用程序来捍卫和保障民主监督的实行,从而达到使群众的民主监督有效 ,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第二,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民主的真正内涵是以经济平等为基础的广泛的政治参与民主。没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人民群众的经济平等。没有经济平等,任何政治民主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成为虚假的民主。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遭到严重冲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划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指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地位。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的关键是维护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制定了相当数量的法律法规,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存在很多错位、缺位情况,正如中央纪委监察部在2011年1月6号通报的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全国5098县处以上干部被查处,可见中国的法治需要更大程度的展开,民主仍需继续前行,同时要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民主观,但无论道路多么艰辛,我相信以中华之伟大智慧,中国民主的前景是光明的,中国一定会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伟大国家。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二卷,第14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6 第6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 第三卷第14页

上一篇:关于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发挥咨政育人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