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党建理论;丰富;发展
论文摘要: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积极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在党的思想,竞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党的领导,竞的建设置其连径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党建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0年来,第三代领导集体遵照邓小平在交接班时关于“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一嘱托直面改革开放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敢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有效地推进了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党建理论。
一、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高举“伟大旗帜”论
关于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强调,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他号召全党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要学习和熟悉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在这一方面.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提出了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干部和群众的战略任务,并自学地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第三代关于高举邓小平伟大旗帜的思想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在参与领导杜会主义建设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是讲了许多前人没有讲过或不敢讲的话,做了许多前人没有做过的或不敢做的事.指引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第三代领导集体就开始深人阐述邓小平的理论贡献、这一理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等早在1989年,江泽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就指出:“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加年实践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它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的名字紧紧联系起来。党的十四大揭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近20年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因此,早在1993年,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就明确指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我们党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这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创造的科学急结、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我们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根据全党的共识和全国人民的心愿,郑重地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庄严宣告:’‘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其次,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这一任务,指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落实这一任务,第三代领导集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93年11月,出版发行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央同时作出了《关于学习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爹,并举办了4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全国也举办了3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班。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在继续组织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的同时,用3年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章,以提高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党的十五大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王世纪”作为大会的主题.并号召全党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1998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开展“三讲”教育的《意见》,要求把“三讲”教育同深人学习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
二、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论
关于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邓小平强调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根本宗旨和全部任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订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代领导集体则进一步提升概括为“三个代表”。新旧世纪更替之际,江泽民在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考察工作时提出并反复强调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应答了世纪交替之际’‘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发展首先、中国共产党不仅应当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而且应当始终是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新世纪里,放眼世界和未来,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的特点越来越凸显,知识已初见端倪,以经济力、军事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条件下‘党应怎样才能有所作为?突出重要的一条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续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始终紧密地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才能取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对历史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其次,中国共产党也应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文化层次多元性、复杂性和广泛性的形成也是在所难免的。在这样条件下,党只有始终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第一,才能鼓励和弘扬先进文化、批评和改造落后文化、批判和抵制反动文化第二、才能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于正确舆论导向确立的氛围总之,才能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再次,中国共产党还应始终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在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期和转型期、在国内改革处于攻坚决战时期、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莫测的情况下,党的根本宗旨依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现在:第一,从时间上说,这一论断强调了“始终”。自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来,“为人民服务”就成了我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许多优秀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死而后己。同时,我们应清醒看到,极少数从炮火硝烟中走过来的老党员和在改革开放中走上领导岗位的新党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职位的迁升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越来越淡薄.私欲越来越膨胀.最终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因此.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都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江泽民针对上述现象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是“始终”的其次,从空间上说,这一论断强调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地说,一是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二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而不能偏离这个根本利益回顾1999年这一年,我们党一方面领导全国人民胜利地开展三场政治斗争,另一方面又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超的成熟的治国,又表明我们党始终坚持贯彻这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在国内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各种利益重新调整的时期.我们党只有更自觉地、一如贬往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正确驾驭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不负众望,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