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思想路线
论文摘要:是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如此,本文主要论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80多年的告诉我们,要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当我们的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当我们的党粉碎“四人帮”,取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伟大建设成就,无一不是在正确的思想路线下实现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革命和建设法宝,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髓,它指引中国人民由历史走到现在,通向未来!所以,正确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过程,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坚持、实践、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毛泽东最早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国化——即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绝对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革命时期,教条主义曾经在党内盛极一时,并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党内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惟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就是不从实际出发。正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为我们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30年,毛泽东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提出“没有,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坚决反对在党内讨论问题时,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行为。他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说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在战胜了使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失败的教条主义路线以后,毛泽东在1936年和1937年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奠定了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他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1941—1942年,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运动,彻底批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强调实事求是是同主观主义对立的思想路线。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讲演中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指出要从实际情况而不是从主观想像或书本出发,详细地占有,从中找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引出正确的结论,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现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现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
经毛泽东改造和界定后,“实事求是”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和范畴。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思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教条主义带来的精神枷锁,实现了一次思想的大解放。中国共产党从此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正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二、邓小平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邓小平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面临着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敏锐地指出:要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开创我国建设的新局面。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即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一段时间里,当时的党中央负责人对拨乱反正工作采取了抵制和阻挠的态度,推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所谓“两个凡是”,就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实际上是继续维护“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政策,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一些错误观点混同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当作判断是非的标准,压制当时关于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两个凡是”是一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原则,根本违背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如果按照“两个凡是”的原则和方针去办事,那么“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不可能得到纠正,党的工作重点就不可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建设为中心上来,就不可能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