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和发展

2013-08-22 01:04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和发展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列宁;真理;丰富;发展

  关键词:列宁;真理;丰富;发展

  论文摘要:列宁在真理观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同时,详细地阐明了:①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②真理是全面的;③并提出实践是真理标准的重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产生,是真理观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真理观的变革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这是真理观发展史上又一次伟大的进步。学习和运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和发展,将对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中华的振兴和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一

  列宁在史上历代思想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并科学地阅明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发扬光大,帮助我们提高认识真理的能力,是我们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锐利武器。

  马克思在‘(学批判>导言>中讲过:“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并以资本为例说明事物的具体性。他指出:“比如资本,如果没有雇佣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么也不是。。在此基础上,列宁进一步揭示了真理的具体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在列宁看来,既然具体事物是许多规定,那么,反映它的真理也应该是对它许多规定的正确反映。他讲:“被反映者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外部世界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既不依赖于人的和人类的真理。根据马克恩主义的真理观:“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列宁科学地提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正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是因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矛盾并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之中,任何事物的静止都是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因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寻求具体的真理,是辩证思维的特征。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形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一文中,批判布哈林的折衷主义错误时指出:“辩证教导我们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就必然反对形而上学的抽象真理观,从而坚持具体的真理观,这是真正的彻底唯物主义者。

  列宁所说的“真理总是具体的”,就是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包括认识的手段、认识的工具及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等等),离开事物的具体,抽象地、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否则就不可能获得真理.任何真理的认识,都必须对其具体的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有正确认识。列宁说:“在具体的研究中,必须提出具体的政治任务。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都是流动的,一切都是变化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总是具体的。实质上是把辩证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列宁强调“真理总是具体的”,就是要求人们对真理的认识要从具体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应随之变化而变化,否则就将陷入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也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作为客观对象在人脑的反映都有一个与其对象是否相符合、相一致的问题,即真与假的问题。人脑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即是真理,反之,就是假的就是谬误。例如;我们常说上层一定要适合于经济基础的需要,生产关系一定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都是总结我们党的几十年历史经验而被实践中证明了的真理。由此而联想到,马克思有句绝妙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人们对“思维着的精神”的认识正确与否,其内容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必须依据具体事物的时间、地点、条件、环境变化而变化,不能僵化地一成不变地机械地看问题,这才是唯一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从列宁得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结论。可以看出是他一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也是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佐证。我们正确的认识和掌握这一科学真理观,对于我们正确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和发展集中表现在他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真理是全面的”科学论断。

  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认识有限的东西……’,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个命题还必须有如下的补充:‘我们在根本上能够认识无限的东西。’事实上,一切起初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我们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使之确定起来。恩格斯这段话教导我们要认识和掌握真理,不仅要认识有限的事物,而且还要认识无限的事物,因为有限存在于无限之中,不仅要认识事物的特殊性,而且还要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因为特殊性孕育于普遍性之中,所以不能单纯的认识事物,而要全面的认识事物。否则,就没有真正地认识和掌握真理。在此基础上,列宁又进一步揭示了“真理是全面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认识主观与客观完全相符合是做不到的,因为客观事物是无限的多方面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此主观认识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不能达到完全相符合,但是在这个命题中,同时也包含着从暂时的意义或局部上说,基本上完全符合是能做到的。因此,我们不仅能够认识现在的东西,而且还能够预见事物的未来和发展。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指出:“……观念的东西和实在的东西统一、有限的东西和无限的东西统一、灵魂和肉体的统一,叫做自身具有自己的现实的可能性。”这里的观念可以把它叫做理性,所以,列宁明确地提出:“真理是全面的”科学论断。这个科学的论断,告诫我们真理的全面性是相互联系的。

上一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丰富和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