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2013-08-24 01:00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毛泽东;;认识论;丰富;发

  关键词:毛泽东;;认识论;丰富;发展

  论文摘要: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路线,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的思想,阐述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提出了群众路线是马竞思主义认识论的新结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一、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路线

  毛泽东继承了的优良传统,赋予“实事求是”以新的内涵,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既是毛泽东思想及其哲学理论的灵魂,也是毛泽东认识论的核心。用“实事求是”表达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是毛泽东的一个理论贡献。

  首先,它明确了认识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从原则出发还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对立认识路线的根本分歧。毛泽东认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我们的工作指针,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只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其次,进一步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突出了实践的观点,阐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实现了认识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最后。进一步明确了认识的目的。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毛泽东十分重视理论的作用,反复强调人们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认识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实践。他曾明确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是毛泽东对认识目的的深刻阐述。

  二、毛泽东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观点是认识论的基础,毛泽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第一,规定了实践的本质、形式及各种形式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明确指出:实践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思想、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活动,把实践看作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毛泽东还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看作是实践的基本形式,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第二,指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重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毛泽东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离开了人们的社会实践,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还明确提出了真理标准的唯一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问题的一大贡献,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大意义。

  三、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

  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考察了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提出了认识发展过程“两个飞跃”的理论,以及运动的总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毛泽东指出:“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这个飞跃。”把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完成了认识过程的一个周期,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束,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把认识的总规律科学地概括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上一篇:试析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