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比如,关于人类发展动力问题。《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将人的自由发展看作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形态后的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样在《共产党宣言》中还提出“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及恩格斯晚年所作的更正——“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提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里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力;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新的社会形态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果以一种形而上学方法理解,就会得出片面的、非此即彼的结论,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全面理解关于人类社会动力的论述,应该意识到它的系统性,包括它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有些因素可能还有它的历史阶段性,同时它又是分层的而非平面的。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中可以看到,他们实际上是把“动力”分为两类,一类是“最后动力”,即原动力;一类是相对于原动力而言的“直接动力”。他们视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为“直接动力”,而“最后动力”就是“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在这两个因素中,生产力又是最根本的。再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论断,也必须做出全面的、深刻的、本质的理解,而不可将其割裂和对立起来。“两个必然”是马克思主义根据社会的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指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丢弃了它,我们必将迷失理论和实践的方向。“两个决不会”则是对“两个必然”理论的深化、发展和完善,它强调了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忘记了它,也将会带来实践的失误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贬损。我们必须将二者作为一个统一体联系起来思考,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必然要面临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为,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和世界人类文明的问题。它们往往是良莠互见、精华和糟粕并存的。有的可以区分出“孩子”和“脏水”,有的则做不到这一点。比如,中国封建时期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历史人物身上往往表现为“忠君”的观念和行为,存在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再比如,西方现代也有其局限性,但从观念、意识到方法又不乏我们可借鉴之处。因此,对待“古今中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批判地继承、吸收、借鉴的法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的具体运用。胡锦涛同志今年4月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深刻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精神的现代价值,堪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的典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深入展开,我们已经面临许多并还将面临更多新的、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比如,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原则与要素和规则问题;推进建设与加强党的领导问题;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社会存在多元和价值观念多元问题;思想理论和文化领域的一元主导和古今中外法则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将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努力形成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力和感召力”。我们今天面临的仍然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主体,吸收包括中国传统的和西方文明中的有益成果,实现理论的综合创新的任务和使命。胡锦涛同志的论述,既是发展社会科学,也是指导理论实现综合创新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符合古今中外法则的综合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
综合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应体现以下主要原则:
1.原则性和主体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创新中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出发点,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主体。
2.人民性和实践性。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坚持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创新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要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要用于指导实践,要接受实践的。
3.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原理,哪些是需要在实践中发展的观点和结论,摒除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和附加给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内容。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4.分析的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坚持历史的的相统一的方法,完整、全面、深刻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按照综合和辩证的方法,坚持古今中外法则,批判地继承中国,发掘和光大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价值。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综合中创新,在创新中综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