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加强理论,抵制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攻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卷土重来,并能够威胁到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的冲击,中国社会各类物质利益的挑战和社会矛盾的挑战,给这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提供了可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薄弱。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不能及时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时代所提出的课题。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和回答,那么就会给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留下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他们往往揪住党工作中的具体失误,大肆渲染,质疑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质疑社会主义制度。其次,不能很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教育解决人民群众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要让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与人民群众实现真正结合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效用,同时人民群众也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辨别形形色色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本质,才能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因此,要想抵御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一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产品大肆流入我国文化市场,这些扰乱了我国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一时间关于意识形态淡化论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中间,这向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而实际上“世界上有些竭力主张‘淡化意识形态’的人,本身就有很强的意识形态。他们对待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问题的言行证明,他们根本不是只讲物质,不讲意识,而是在竭力强化他们所信奉的文化和意识,竭力削弱他们所不喜欢的文化和意识,好心的人们切不可掉进他们设置的陷阱。”如何帮助人民群众识别西方价值观念的虚伪性,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摆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面前的重要任务。这个途径还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教育和帮助人民群众识别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虚伪性,辨别极力主张“淡化意识形态”的别有用心人设置的陷阱,坚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信念。
4.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本身就是党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介,因此,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效果。受师资力量和党员本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苏联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家,这使得我们党内时而出现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神圣化的现象,这些理论认识的误区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方面,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在党员干部中的教育推广,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让广大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动态,以便于他们及时地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鼓励党员干部自身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和研究,鼓励他们用掌握了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于提高自身抵御各种意识形态陷阱的能力。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的工作要求。而战胜错误和腐朽思想的方法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去战胜错误而腐朽的没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