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2)

2014-04-02 01:00
导读:三、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种授课方式。由于各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及内容的不同,各门课程的教

  三、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种授课方式。由于各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及内容的不同,各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各有特点、各有侧重。理论课教学方法是实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手段。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就不能不认真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学方法科学,就会事半功倍。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一般而言,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教学改革的方向。经验表明,学生印象最深的课,往往是教法多样,使人耳目一新的课。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以及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下面的几种教学方法是可取的。

  专题教学法。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涵盖学科领域多、内容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热点、理论前沿以及学生关注的焦点,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问题,设计成几个专题,实施专题教学。这样有利于老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重点、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讲深入;有利于调整教材不合理的结构,及时补充新知识、新认识和新见解,体现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

  研讨教学法。当代的大学生特别喜欢和老师探讨自己感兴趣和自己困惑的问题,根据学生这种需求,结合授课的内容,在讲解理论时有针对性地设置讨论话题,进行教学。讨论话题由教师课前先布置下去,学生课下准备自己讨论资料,讨论后所有学生都要把自己的讨论提纲上交,老师记录讨论成绩。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分小组讨论、大班集体讨论、代表发言等。通过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主要是运用讲例子的方法。但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如果对大学生仅仅停留在讲例子教学,深度不够,深层次的探索太少,启发同学们进行思考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不够,这会使学生感到大学政治理论课和中小学政治理论课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改用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教学,形成老师和学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时事述评教学法。每两周抽出一至两节课时间用来给学生讨论时事政治,时事由学生自己收集,材料是近两周内国内和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争论热点等方面的问题。课堂由学生自己组织,自由发言,自由辩论。学生述评之后,老师作、评价和。时事述评教学法.对于教师而言,有利于老师观察、了解学生所思所虑,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识别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帮助他们更深入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原著阅读法。在学生读懂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要求学生去阅读一些原著经典篇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了部分经典篇目要求学生精读。例如: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毛泽东的《新主义论》、邓小平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等。通过阅读原著.有助于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风格.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特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随着教学的内容和对象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我们应当不断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上一篇:试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