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与时俱进,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2)

2014-06-02 01:14
导读:(二)劳动价值理论的生产力基础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是在生产化和劳动的社会分工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下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在价值源泉上的论断反映了当

  (二)劳动价值理论的生产力基础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是在生产化和劳动的社会分工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下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在价值源泉上的论断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基础。在生产社会化和劳动的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的现时代,生产力基础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社会产品中直接劳动者活劳动的含量日益减少。同样多的活劳动,在今天可以创造出比过去多几倍、几十倍、几百倍乃至更多的社会产品。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的足创造发明先进技术的科技工作者的劳动,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凸现。另一方面是原来意义上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加速发展。随着现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物质生产部门在当代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科技产业、信息产业以及众多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在发达,第三产业的劳动已占到社会总劳动的60%一70%的比重,而且还在呈现继续提高的趋势。这些都是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所没有过的新现象。

  (三)企业家才能日益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候,虽然也看到了经营劳动的重要性,但由于当时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尚没有普遍分离,资本家往往一身二任,既是资本的所有者又是资本的经营者,作为以批判为目的的,不仅对资本家的经营管理劳动没有进行过多的研究,而且贬斥为“为掠夺而管理”。这既是因为当时管理劳动的作用远没有今天这样突出,也是与其特定的研究目的相联系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普遍的分离,“经理革命”使企业家才能日益成为制约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因素。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是普通的直接生产者所无法比拟的。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由企业家才能主导的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集中和直接体现。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拥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家就越多。同样,这样的企业家越多。这个国家的经济就越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价值源泉问题上必须充分肯定企业家经营管理劳动的作用。

  三、与时俱进。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重点是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一)拓宽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由于除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外,其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微不足道,把创造价值的劳动限定在物质生产领域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在GDP中的比重已空前提高,甚至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为当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这些劳动都应当纳入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范畴。因此,在当代,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应包括物质型生产劳动、服务型生产劳动和科技型生产劳动三种类型。

  (二)拓宽对创造价值的劳动方式的认识

  在马克思所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创造价值的劳动主体是单个的商品生产者,这种单个的商品生产者既可能是独立生产商品的单个劳动者,也可能是在企业内部协作生产商品的劳动者集合体。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自动化的生产体系开始形成,创造社会产品的劳动分工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必然突破直接生产工人的界限,而由包括直接生产者和由科技开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间接生产者共同组成的“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从“总体工人”的角度来认识价值创造问题,实际上就是把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方式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扩展,确认价值的源泉是“总体工人”的协同劳动。

  (三)拓宽对创造价值的劳动领域的认识

  做在马克思所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中,使用价值被看做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因而创造有形的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也就被局限在物质生产领域。在今天,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在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就需要我们把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领域从物质生产领域向精神生产领域扩展,充分肯定知识、等精神产品生产的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2] 

上一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培训工作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