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党的先进性;丰富和发展;结合
【论文摘要】经验与现实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应当坚持和实现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中外优秀文明成果、最高纲领与基本纲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等五个方面的结合。
胡锦涛提出并阐述党的先进性建设时深刻指出:“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这是一个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先进性,并使这种先进性成为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使先进性建设成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而来的。在今后的实践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决定着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明确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提高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从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来看,则应当坚持和实现下述五个方面的结合。
一、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坚持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一般化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苏联式的主义变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党在思想理论上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党的理论所具有的先进性,这是先进性的思想基础。看一个党是不是先进,首先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否先进。先进的理论和纲领体现客观规律,体现社会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意愿。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建设、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建设,是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通过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来实现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成功道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中,深刻指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是一个需要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特征不断回答的问题。江泽民根据时代发展对党和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新颖概括。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同先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相联系,同提高治党治国治军的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着力点。
党的先进性是先进的理论和合乎规律的实践活动的统一。党的先进性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科学的理论只有为工人阶级政党所掌握并被实际运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时,才会产生巨大的现实力量。党的先进性具有实践的品格,先进性在实实在在行动当中,关键是要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来指导和解决现实问题,要看在实践中的实际表现和作用,要说得到,做得到,言必行,行必果。就是说,党的先进性不是停留在理论上、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生成,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体现出来,并通过实践来传承、和发展。
党的先进性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的动态过程。先进性需要积累,需要调整,需要升华。随着实践的发展,正确的、成功的方面积累下来,形成优良传统;过时的部分调整掉,代之以新的部分;失误的地方,自觉地及时地加以纠正;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充实,赋予新的内涵和新的价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江泽民多次强调:“我们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总结经验教训的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历史。
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提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抓住思想理论建设、总结实践经验等关键环节,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尤其注重提高用执政理论指导执政实践的能力。
二、中外优秀文明成果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中华文明成果与世界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既要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又要面向世界,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丰富思想资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植根于华夏大地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党的思想理论展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如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唯实思想的精华,将实事求是赋予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和发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党成立80多年以来在自身建设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这些长期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传统和经验,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成果,在现实条件下,在实践中,我们党要继续坚持,不断完善,进一步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结合国情党情,广泛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创造的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先进性。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外文明交汇于党的理论和实践,博采众长,有助于党的现代化。如我们党吸收国外经济的有用成果,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吸收古今中外和谐思想成果、创造稳定的有效做法,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政党活动经验的相互借鉴是政党发展的一种趋势。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要求,要认真研究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借鉴世界上各种执政党的执政理论与方式、进行自身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成功做法,从中找出普适性方面。如怎样使党的纲领、目标、政策得到最大多数人的拥护,得以落实,提高执政效果;怎样有效地加强监督,遏制腐败;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推动党内政治参与,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等。如今,各国政党特别是执政党都越来越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像如何扩大和巩固党的社会基础,如何拓展党内,如何应对媒体的挑战等。这些一般性东西,作为当代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是丰富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资源,应当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党亡政息的前车之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曾经执政的、仍然执政的共产党的经验教训,更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