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探析

2014-08-06 01:13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探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理应是传递智慧火种,启迪学生思维创新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但是由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知识化、课堂生活的枯燥化,教学模式机械性化等现象,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望而生畏。因此,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进行教学改革,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教学改革;潜在的意义;主体性;个性化;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教学目的在于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最主要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我国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育理念歪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政治学科,哲学关心的是一些永恒的问题,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道理,两者属于不同的层次,而高校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混为一谈,这样哲学教学就变成为了政治学的附庸,严重的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的教学理念,致使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原有的知识来建构自己的哲学思维。

  2. 教材体系陈旧。

  多年来,几百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千篇一律,体系僵化,陈旧过时。世界的客观面貌,人们的生活理想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1〕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现实问题的时效性存在着较大反差,教材的程式化与学生的思想实际也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教材过于偏重原理方面,缺乏对当地人类生存状态和前途命运的关切和思考。

  3. 教学内容知识化。

  大多数学生指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枯燥,无用,且与中学政治教材内容多有重复,而且一部分教师照本宣科,讲授知识枯燥无味,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缺乏其深度和广度。这样的哲学教学内容,会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吗? 会提高人文素质吗? 会发挥潜在的意义吗?

  4. 教学方法单调。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过程中,仅仅是注重知识的传播和灌输,不注重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系统的知识,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不能促成教学相长,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个体。这种教学方法弱化了学生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式化、表面化、被动化,对它的运用更是机械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5. 考核方式呆板。

  高校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课考核方式还是中心模式,单一呆板。仅仅以掌握知识的多少、考试分数的高低为评价标准。这种单调的考核方式势必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而不是对整个哲学知识体系,有个整体的理解,融会贯通。这种考核方式实际上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和复述水平,并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

  6. 教师哲学功底和素养需要提高。

  现在高校的教师基本上是属于上课来,下课走,导致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关爱, 教师所拥有的知识陈旧,知识结构出现断层, 理论功底不扎实,而且思想也变得比较浮躁,整体素质欠佳,而且在教学中不与时俱进,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没有创新意识和个性化,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只注重教书而不注重育人,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在低水平上徘徊。

上一篇: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