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1)(3)
2014-08-15 01:03
导读:邓小平提出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这条“必由之路”快20年了。近20年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也就是新型乡镇化的
邓小平提出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这条“必由之路”快20年了。近20年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也就是新型乡镇化的确是中国农村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必由之路”。中国广大农村,尤其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乡镇企业已成为当地工业的主体或者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使数以亿计的农民洗脚上田,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而以大批中小型乡镇企业为基础形成和改造过的新型乡镇则星罗棋布,成为广大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广大农民的新的居住地,由此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亿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总之,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出现的工业化、城镇化热潮,使中国农民、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一巨变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了新的道路,创造了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所以说,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林孟清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正确处理“社”“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