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民主是有边界的(1)

2014-08-20 01:05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民主是有边界的(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我国的民主是有边界的,它应该服从法律,执行制度,遵
[摘要] 我国的民主是有边界的,它应该服从法律,执行制度,遵守秩序,讲求实效,尊重历史,体现集中。  当代中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决定了我国民主制度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这个空间就要求中国的政治制度必须是民主的,  必须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家园、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个空间也要求我国的民主必须是有边界的,必须具有中国特色,必须能够真实有效地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共同权利。  民主是有边界的,民主务必服从法律。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古希腊著名改革家、雅典民主奠定人梭伦认为,民主"服从的不是统治者,而是法律。"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能够使用"法律"这个"盾牌"来平衡阶级之间的"权力"与"权利"问题,确实为古雅典共和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开辟了新路。历史经验表明,民主化的过程就是法制化的过程,就是依照法律发展民主的过程。英国于1215年签署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法律文件《大宪章》,虽然对权利的分配与现代民主迥然不同,但形成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最初的雏形。一个民主的政治制度,关键就是要解决好"权力"和"权利"两个问题。而要真正解决好民主的这两个主要问题,就必须依法办事。宪法与法律就是民主的边界与框架,任何偏离或超越法律的民主是不可想象的。尽管各国的宪法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但为了稳定统治秩序,统治阶级也必须通过根本大法来对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进行平衡。任何一个底层民主政治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至上原则,所有的民主变革活动都应该依照宪法和法律实施,务必依法维权,必须尊重法律原则,而不是付诸于各种冲突。  民主是有边界的,民主务必执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在客观的历史阶段选择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个选择和创造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根据客观历史条件进行设计出来并需要共同遵守的。西方民主制国家面对市场经济消解社会经济平等和腐蚀权利问题时,曾经被迫提高制度化水平,完善权利制衡,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而当今中国也面临类似的情况,需要我们积极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水平,努力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以解决民主政治建设遇到的新问题。虽然行政的强制手段和方法有时也能奏效,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紧紧依赖于宪法设定的民主和法治机制,在市场经济导致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复杂情况下,未必能够从时空上调和与平衡这些不同的利益关系,需要及时地用地方性、规定性、规范性的制度来有效化解这些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地方性制度所起的完善权力制衡、规范民众行为、促进民主活动有序运行的作用不容置疑。  民主是有边界的,民主务必遵守秩序。民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序发展的,并非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的那种"民粹状态"。法国政治家罗伯斯庇尔对秩序形容得很贴切:"一切卑鄙的私欲被抑制下去,而一切良好的和高尚的热情会受到法律的鼓励"。我国的民主政治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形成并有序运行的: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最广泛的民主,是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的有机结合,整合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了民主政治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使之达到和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了秩序就有了发展,有了发展就有了人们期盼的公平和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更是现代意义上的运行有序的人民民主,秩序是这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十年 "文化大革命"这个典型的例证告诉我们:没有权利的制度秩序,没有对权力进行制约的制度秩序,民主的愿望都有可能走向反面,反而会受到民主规律的严厉惩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特别需要一种良好的秩序,人们只有在这种良好的秩序下才能发展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青理东 中国大学排名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及其科学意义(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