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社会主义是自觉发展的社会(1)(3)

2014-11-06 01:15
导读: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如果不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共产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如果不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共产党就会蜕化变质。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还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三个基本前提,即建立社会化大生产、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现代化大生产;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此,只有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才能最终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再次,提出和实践了生产力标准。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生产力标准问题,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6页。)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则进一步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只有无产阶级政党能够明确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政党和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标准,作为判断政党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个代表”与中共党史研究
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
上一篇:胡耀邦与邓小平在理论问题上的“第一次接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