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社会视野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观透视—新(7)
2014-12-11 01:15
导读:自然,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当时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为发展受阻的现代生产力开辟道路、更快地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认识历程,
自然,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当时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为发展受阻的现代生产力开辟道路、更快地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认识历程,一度犯了左倾错误,但此时革命的基本点始终未偏离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同时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一批共产党人对革命的性质与意义也不乏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使得左倾错误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并不能因左倾错误的发生而否定其为生产力开辟道路的历史作用。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既与传统社会的危机有关,更与社会现代化因素的进步相联,是乡村生存危机与新生产方式不断进步及受阻综合作用的产物。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解为单纯的农民运动或者纯粹的资产阶级革命甚至社会主义革命都难寻其本质。基于中国国情而进行的新式资产阶级革命,既是为了消除传统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推进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的重建,同时又为新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顺利成长开辟道路。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为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最大限度地将二元对立的社会整合在一起,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注重公平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静如. 唯物史观与
中共党史学,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章有义. 海关报告中的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状况,中国农史,1991(2).
珀金斯.1368~1968中国农业的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王亚南文集,第3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赵德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三联书店,1957.
毛泽东文集,第1卷,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赵靖.穆藕初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章立凡.章乃器文集,上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