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主义乌托邦的逝去(3)
2015-01-31 01:04
导读:利害关系与权力结构不可改变 社会主义理想就其本质来说并不过分高远,它的无非就是——诚实的劳动与正直的生活,有做人的尊严,有闲暇的时间,来
利害关系与权力结构不可改变
社会主义理想就其本质来说并不过分高远,它的无非就是——诚实的劳动与正直的生活,有做人的尊严,有闲暇的时间,来求得人的全面发展。但实现这些目标的条件却与利害关系与权力结构的存在与运行相悖。
仔细分析“绝不拉下一个阶级兄弟”,“先进帮助后进,共同进步”,“反正共产党不让饿死人”等等诸如此类的真挚朴素的宣传与算计,发现其实这不过是弱者希望尽一切努力制止社会地位与权力的分化的善良愿望。
但是就利害关系而言,人们只有在共同遇到极大的危险时,才愿意互相帮助,互相体贴,为的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战胜当前的困难,危险过后又会形同陌路人。“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上岸之后则各为其国,刀兵相加。
人们只有在巨大的屈辱、痛苦与仇恨中,才会在政治斗争中投入绝大部分精力,克制自己自私自利的本性与压抑自己的低级欲望,联合一切与自己有相同利害关系的人,以求实现美好的理想,改变自身的处境。在这种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状态下,社会主义的理想的实现变得有极大的可能性。
只是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在永久获得了相对有利的政治经济地位后,就会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权利,不再需要以一种永远高昂的激情与坚定信念去争取与维护了。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不再是斗争,而是不断的享受,以至于比其他人少享受了一点就愤愤不平。心里永远在算计是不是少分了社会主义的红利,为了万无一失,最后就按照社会主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按酬付劳了。
从权力结构的角度来看,弱者要联合起来反抗强者,必然要有一个或一群才能卓著的人来充当领袖,以便能团结与率领弱者去争取相对较好的处境,这个领袖或领袖集团就会处在一个各方面都较原来为好的地位上。但是这些领袖们也许就会发现,如果能维持这种相对有利的地位,还去革命干什么?不如就与既有政治势力相妥协,全力维护这种地位算了。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另外一种情况是,革命接近成功时或成功了以后伟大领袖就把当初的誓言、许诺与革命理想抛到九霄云外,全心全意追求至高无上的权势,巩固自己的权力法统,并且大杀不识时务与功高震主者。
二十世纪的最新表现则是,革命成功了以后,革命者集团慢慢地蜕变,变成新的旧式统治集团,新社会最后就向旧社会全面回归,以至又需要来一次革命。
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特殊的情况,如果一个强烈平等主义倾向的社会,对其臣民一视同仁,按材授官,就极有可能将各个阶层的杰出人才都收罗一空。这样下去,统治集团本身就会变得无比强大,被压迫阶级要翻身将比登天还难。最后的结局就是这个强大的统治集团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以至与下层阶级结下了不可调和的仇恨,最后统统葬身于王朝末年周期性的大动乱与大屠杀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至于某些读书人,除死记硬背,能说会道以外别无长物,又指望借此谋生,甚至出人头地。如此一来,就只有依附强者与富人,为他们的强权与财富的合法性摇旗呐喊,从他们的嘴里分一杯羹。就象秃鹫一心希望分享狮子吃剩的猎物一样,这些人怎么会去为弱者与穷人说话!
当弱者与穷人获得了暂时的胜利后,精明势利者“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道之不行,乘桴浮于海。”那些一时冲动,心存侥幸者,对革命只有三分钟的热情。革命政权的严厉管制,使他们不能图逞口舌之利,不能以自由之身侍奉强者与富人,于是深悔所遇非人。身处囚笼之中,只觉度日如年,夜夜盼望自由天使从天而降,将自己救出苦海。一旦形势有所变动,欢呼雀跃西天极乐世界马上就要降临,眼中所见全是一片光明,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奋不顾身向前冲去,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好一群自由奔放的领头羊,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资本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