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上)(1)(2)
2015-02-23 01:05
导读:1.3 论文结构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包括研究意义、现状分析与文献回顾、论文结构、研究视野与 方法 、论文创新之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台湾问
1.3 论文结构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包括研究意义、现状分析与文献回顾、论文结构、研究视野与 方法 、论文创新之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台湾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故笔者在论文结构上做了些调整,不同于常规格式:笔者在本章的「现状分析与文献回顾」部分只是简单归纳介绍了四种情况,而把对这四种情况的详细介绍与分析放在第二章进行,这样可以把理说的更透些,同时这些分析是个铺垫,导入对台湾问题的学理分析,从中推理出政治认同在现阶段台湾问题中的核心地位及其效果。第二章的分析显示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必要性。所以从第三、第四两章转入建构主义分析。由于重要概念较多,本研究在第三章中界定相关概念,但同时包含了对这些概念的建构主义分析。第四章进一步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展开分析影响台湾人族群认同的主要因素:岛内的和岛外的、 历史 的和现实的。第五章是结论,先对前面的研究进行讨论,总结台独发生、发展的主次因素,转化为国家认同所带来后果的严重性,并推论族群认同视野的适应范围,然后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接着指出本研究不足之处。最后一节,笔者先列表分析台湾问题现状(主要是大陆、台湾、美国三方角力),然后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1.4 研究视野与方法
1.4.1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迅猛,现已经成为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并列的三大主流理论范式之一。建构主义内部有不同流派,本文采用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为代表的结构派理论。
该派认为:国际社会里,行为体(agent)之间的互动赋予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以社会意义,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shared ideas)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有目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是由这些观念建构而成的8。利益并不是放在那儿(out there),而是通过社会互动建构的9。换言之,物质力量本身的作用有限,行为体(agent)通过规范(norms)进行理解(understanding)而建构起身份或认同(identity),行为体的身份决定其利益和行动。身份可以建构,身份变了,行为体利益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一种「弱式物质主义」的视野,其本体论是理念主义的,故又被称为结构理念主义(structural idealism)10。从某种意义上说,建构主义是身份政治理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就台湾民众而言,对自己身份认同变了,所追求的利益也随之发生变化,表现为从谋求光复大陆,到维持现状,再到要求建立主权国家(即台湾独立)。值得注意的是,台湾民众身份认同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台湾内部,外来压力的作用相对次要,或外来压力要求台湾维持现状,台湾自己则求变。
1.4.2 诠释法
「诠释学」(hermeneutics)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学问,指教人正确地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话语、特别是文字话语(文本)的技艺。它在历史上特别指神学中对《圣经》的解释方法,在近 现代 则扩充到对文学文本及其他文本(比如 法律 文本)的解释。主要由于海德格尔的工作,诠释学获得「
哲学 」的或纯思想的含义,与「现象学」和「存在问题」贯通了起来,并且赋予「解释」(hermeneuein, auslegung, interpretation)和「文本」以更深广的意义。常指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但是,诠释法的 应用 极为广泛──准确地说,诠释法与实证法是在人文与社会 科学 研究中的两个主要方法。孔德开创的实证研究法乃基于这种认识: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社会存在也是客观实在,所以,社会科学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解释(explaining)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马克斯·韦伯与埃米尔·涂尔干则将世界上的事实分为两大类:自然事实和社会事实,前者指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事实,如树木、土地等,后者只存在于人类社会,其含义只能通过社会意义网路去理解。文化事件(即社会现象)之间的价值关联是人选择的结果,所以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注重理解(understanding)的方法,这是诠释法的大致含义11。事实上,与自然界不同,人是有价值观的社会动物,实证法能解决的问题相当有限,大部分的社会现象还得以诠释法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