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有企业改革的三种趋势看党的传统执政方式(3)
2015-04-10 01:12
导读:2、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将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是按照分权和制衡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规范的组织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
2、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将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是按照分权和制衡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规范的组织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阶层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内部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就掌握在这四部分人手里,这四部分人手中的权力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企业的财产所有权。没有财产所有权分割就不会有利益分割,没有利益分割就不会有权力分割,没有权力分割就不会有权力制衡。由此可见,产权结构多元化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前提,没有多元化的产权主体,企业内部权力的分割与制衡就缺少相应的产权依据,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一句空话。国有企业之所以很难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单一的产权主体不可能提出规范的法制要求,而缺乏法制规范的权力主体也就不可能真正代表产权主体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的逐步推进,最终能够保留下来的属于单一产权结构的国有企业将很有限,大量的企业只能是多元产权结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的产权主体为了各自的利益必然提出规范企业的制度要求,适应不同产权主体利益整合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将逐步趋向成熟,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必然完全取代传统的党政工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并日益趋向完善。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执政资源的变迁与政治运行机制的创新
入世后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态势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