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理论创新(2)
2015-04-16 01:00
导读:2.2 提出党是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和领导核心的思想 毛泽东的建党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这一重大问题。毛泽东
2.2 提出党是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和领导核心的思想
毛泽东的建党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这一重大问题。毛泽东指出,党是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注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最高组织和战斗指挥部,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两个先锋队”在党的职能上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勇敢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线,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以对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卓越贡献和几十万优秀党员、数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和领导核心,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2.3 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人民军队的关系,如何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的问题,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解决得不好,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不可能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中国革命也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毛泽东同志是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也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为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三湾改编”,建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古田会议,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提出了加强党对红军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党领导军队的制度,为我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基础。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问题。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张国焘斗争的经验时,明确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4]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使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一支无坚不摧、无往不胜革命军队,我军经受住了各种艰难困苦和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是人民军队建军之魂、胜利之本。
2.4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最突出的特点。
从思想上建设党,核心是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对农村根据地的党组织实行“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提高理论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与思维能力。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中国革命的特点,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同当时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号召全党努力马克思主义,提高理论水平。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写出《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大大促进了党在思想上、理论上的成熟。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党的思想建设中,毛泽东创立了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原则、基本、重要形式和基本。提出并实践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批评—团结”、“思想上入党”、“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等一系列基本的原则。着力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中国共产党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5 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统一起来,以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形成了独具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点。毛泽东认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统一起来,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使党的组织原则又具有了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