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无行不免于死——评韩非的悲剧性政治命运(5)
2015-04-26 01:02
导读: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对韩非加以同情的理解,客观真理,无论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还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真理一旦被发现,就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否则,研究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对韩非加以同情的理解,客观真理,无论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还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真理一旦被发现,就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否则,研究它的人将成为某种在道德上不真诚的人了。不管这个真理带来的是福是祸,人类必须承受,这是人类获得智慧的必然付出的恰如其分的代价。这种矛盾也纠缠在韩非的心中,他与堂蹊公的激烈辩论,既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也是为了将内心中的矛盾刻意压制下去。他未必不知道这些理论都是非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但是自己既然已经开始了这种探索,无论有什么危险与矛盾,他是不肯知难而退,浅尝辄止了。
这也是知识分子的可爱或者可憎之处,丈夫嫉没世而名不称也,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实际上,权力意志的最高的表现就是死亡意志,那些胸怀大志,不愿意与草木同朽的人,最终都是生死置之度外,日暮途穷,倒行逆施,最终不能全身。看来,奋其私智,谋其私利,贻害于己,贻害于人,这是某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的命运了。这也是整个人类的命运的一个缩影,也许人类获得智慧,就是为了更快、更彻底地走向灭亡的最终结局吧。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任何一个有志有为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与弱势者的命运结合起来,自觉自愿地从事扶弱制强的伟大事业,最后在学术上得出了反人民的结论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怪事。既然不愿意站在人民一边,无法获得与掌握人民革命的伟大力量,就只有将自己的满腹经纶与文韬武略货与帝王家了,因此不得不对君上大拍马屁。韩非就曾经写出了君主有权无限纵欲,无须害怕任何天地鬼神与报应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光辉篇章。以现在的观点看来,这难道不是进步与科学的吗?正所谓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但是从人民的立场来看,这难道不是助纣为虐吗?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什么真理,其实谁也不能说清楚。任何一个政治家以及知识分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说话,这就是追求真理、自由与正义的唯一途径。至于升官发财,争名夺利,到底是否能给追求者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尊严,是否能够避免灾祸,则非我之愚所能知也!永远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自觉自愿诚实地工作与正直地生活,也许这样就可以保全性命。即使不能保全性命,也能在历史上留下清白无暇的名声吧?
古今中外的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是权力意志的崇拜者,只要当世弄权,后世留名,自己的学说被那些心怀恶意的人歪曲滥用也不在乎。一般说来,那些有极度的才华与超人的见解的知识分子傲气凌人,贱视一切在才智上不如他们的人,认为自己就应该是天生的指挥者与统治者。他们向往的是杀伐决断皆取决于我的自由意志,内心崇尚的是超人
哲学——“吾一生之活动服从自我之活动而已。”“吾只对于吾主观客观之现实负责,非吾主观客观之现实者,吾概不负责。”崇尚超人哲学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鄙视那些道德高尚的人为弱小的群体服务的种种举动。象尼采就认为,“只要是出现牺牲、服务以及仁爱的眼光的场合,那里就同时有欲主宰别人的意志。在那里,弱者沿着秘密的小径,偷偷摸摸地进入城堡,甚至是进入最强者的心中——并获得权力。”
他们不愿意采取以柔克刚,收买人心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生命与利益,鄙视政治家的种种为人民服务的表演,认为这是弱者或者是虚伪的表现。他们给一般的民众以及比较平庸的知识分子造成了威胁与侮辱,使他们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其实这些人一盘散沙,懒散成性,根本就不是什么强者,这样的骄傲与孤立,简直是在自寻死路。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性的命运都证明了这一点,并不独韩非是这样。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愿意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说话,是曰无品行。心里怎么想,嘴里竟然就怎么说;嘴里说出来,行动上又做不到,是曰无行动。品行与行动,合称二行。此二行者,乃安身立命之根本,著书立说之宗旨,任何一个读书人,希望有所作为而失此二行者,鲜克有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