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民族主义(5)
2015-05-02 01:39
导读:其实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需要多少考证功夫,只要闭目想一想从夏朝的到现在我国的疆域是否一致这个问题就足够了。恐怕再怎么爱国的历史学家也不敢作
其实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需要多少考证功夫,只要闭目想一想从夏朝的到现在我国的疆域是否一致这个问题就足够了。恐怕再怎么爱国的历史学家也不敢作出肯定的回答。况且也不是只有我们会讲“自古以来”如何如何。约公元三年,高句丽建都于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市东),209 年自国内城迁都丸都城(今吉林集安市境内),也就说上,当时高句丽相当一部分国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而西汉的疆域东北曾由朝鲜湾沿岸一角扩大到今江华岛一线以北部分,东汉还在朝鲜半岛设乐浪郡。直到明代才以鸭绿江为界。若要讲“自古”恐怕有些地方到底应该是谁的谁也说不清!例如,1984年出版的金正彬的小说《丹》中就说:“在一百多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定居在北海一带,人类起源于贝加尔湖附近的古桓因国,由这里有一支向东到牛首河(今日中国吉林)建立桓雄国,另一支也对苏美尔文化产生了…。可是今天我们为什么以满族为敌、把西伯利亚当作异国土地,而不收回中国北部失地呢?只是‘保卫无穷花三千里’,不应当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民族失去的地平线决不止三千里,而是几万里引!”[4] 我想我们当中有些人一定会觉得这种说法可笑之极,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人反思过自己的可笑想法?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的证据再多,也不能说明一切。“自古以来”有它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台湾高山族的原住民运动,就有排汉倾向。要是按照“自古以来”的逻辑,土著人不是最有发言权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还不如说是秦始皇“征服和吞并”六国更准确更符合历史真相。当然那些有着非理性的统一癖的人是不会喜欢这种说法的,他们总是以情绪来对抗反证。既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那么岳飞和金兀术之间不过是在打内战罢了,岳飞打败了金兀术说不上是爱国,秦桧帮金国一把也不是什么卖国,不过是做了点“地下工作”而已。但当时在你死我活地厮杀的人们也是怎么想的么?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美国历史教科书大概也不必否认建国时的十三州“自古以来”就是印第安人的故乡,跟欧洲白人没一点关系。掩耳法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也难以服人,用今天的眼光来“修改”历史,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历史不过是既成事实,正所谓覆水难收,想回避也回避不了,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回避。历史上历朝列代开疆拓土的残忍、血腥和野蛮及进步都已是陈年旧事。当我们谈到英国人征服印第安人的时候义愤填膺,当我们想起近代史上中国接二连三的割地赔款倍感痛苦和屈辱,将心比心,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谈唐太宗征伐高丽乾隆攻打天山的惨烈呢?难道当我们回首往事云烟就不能认真检讨向前看,非得要掩去我们认为的那些不光彩的角落?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国家统一的合法性在哪里。
当然,若从历史上来看,国家的统一实际上是瓜只要能强扭就行,甜不甜没关系。成吉思汗东征西讨会是以心悦诚服为前提吗?他的子孙统治了汉族地区一百年还会出现流传至今的“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事情!但是此一时非彼一时,老皇历不是像过去那么管用了,因此只能顺应的潮流,更新观念。迷信“自古以来”的人是难以理解夏威夷怎么能是美国的一个州这样的问题,而用“有效地行使主权”来证明统一的合法性也面临这样一个悖论:印第安人的的悲剧只不过是证明枪杆子里面出主权的数不胜数的事例中的一个。
而据考证,“中国”一词有三千年的历史了[5].其间无论是从地域、民族还是从文化角度看,“中国”是一个过程,从来不是静态的圣物。那种“建国××年”的喧嚣,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因为中国就是从秦朝算起,也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因此所谓的“建国××年”其实是指一个朝代一个政权产生多长时间了,否则你“建国”才几十年,凭什么说某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你的神圣领土呢?而且谁又敢说,秦和汉、隋和唐、宋和元、明和清的疆域分毫不差呢?就是同一个朝代里,疆域都是不断变化的。也正因为这样,仅仅靠“自古以来”四个字无法解释“中国”疆域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