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终结论”的理(3)
2015-05-30 01:42
导读:总之,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会因为后现代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和批判而无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解放叙事并没有失去信誉。正
总之,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会因为后现代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和批判而无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解放叙事并没有失去信誉。正确的选择应该是,马克思主义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面对剧烈变化的政治与理论环境,必须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一方面要考虑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考虑文化多样性的后现代趋势,对经济、文化和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出新的解释,发展新的理论话语,重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和解放叙事的威信。
二、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回应的理论着力点,是致力于发展一种开放的、非教条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这种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熟练应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在哲学方法与理论话语方面提出的挑战,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同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之路,却又力图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解放的核心宗旨。这构成了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在继承与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方面取得重要理论成就的理论家,美国学者詹姆森就是其中之一,他被公认为当今最重要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森著述颇丰,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政治无意识》,还有为他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巨著《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姆森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他坚持认为,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与批判是片面的,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詹姆森努力寻求发展一种开放的、非还原主义的、非机械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以此来回应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与批判,力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发展,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解放叙事和理论批判能力,适应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做出解释的理论要求,他的理论目标就是致力于建构一种适应后现代环境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他的理论成就得到广泛的重视,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主要理论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大学排名 (一)全球化过程中蕴涵着深刻矛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詹姆森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后现代的性质,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著名论断,这一文化逻辑包涵着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同一性和多元性之间的深刻矛盾。全球化包括文化维度与经济维度,坚持全球化的文化维度必然会导致后现代对差异和多元的高扬,世界上的所有文化将进入一个包容一切的多元空间,不同群体、种族、性别、弱势民族等将通过自身结构的消解达到一种全球化的大众民主化;另一方面,坚持全球化的经济维度,出现的是一幅前所未有的标准化图画,民族市场和生产区域将被同化为一个单一的地区,以前的民族生活必需品将在新的“地球村”里销声匿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将服从新的全球劳动分工。因此,全球化既是消解中心和差异的生产,又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当代世界巨大的文化政治冲突就根源于此,在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对立中蕴涵着现时代的普遍性和多元性的深刻矛盾。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付文忠
马克思对施蒂纳“自由主义”批判的批判
论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