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思考(1)
2015-07-28 01:08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思考(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不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
[摘要]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不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而且是对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群关系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提升。现阶段党群关系中的问题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深刻背景下产生的,是转型期各种矛盾的突出反映。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必须对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因素进行分析,从经济、政治、队伍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党群关系;和谐;机制
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社会政治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不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而且是对执政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群关系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当前,如何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试就此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
当前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总体是好的,否则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就不可能有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在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建立过程中,存在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矛盾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党群关系。
(一)经济利益因素
对人民群众而言,他们对执政党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通过发展经济,满足其物质利益需求。在当前的社会问题中,利益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利益矛盾一方面是指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不同步而带来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利益追求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人民群众要求改善生活的愿望日益紧迫,社会利益需求呈几何增长的态势,而我们现有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还不能够充分地予以满足,一些地方改革步子不大,经济发展落后,一些群众生活过得仍旧比较艰难。利益矛盾另一方面指的是利益分配不公带来的矛盾和冲突。由于受整个经济发展总量和国情的制约,也由于我们分配制度、利益均衡体制的不尽完善,加之由于主观主义和利益驱动使正确的政策在执行中走样变形,使我国目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和社会贫富分化问题,除了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外,尤其出现了一些权钱交易、损公肥私和靠钻政策空子非法牟利的暴富者,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那些低收入者产生不公平感和失落感,贫富差距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成为一个政治问题。经济利益问题反映到政治方面,就成为影响党群关系和谐的基础性因素。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政治体制因素
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相对滞后,领导体制过于集中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公共权力运行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政治参与的供需矛盾,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在其政治参与诉求在体制内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不能正确对待利益调整,容易产生失衡心理和仇官仇富心理,从而选择体制外的途径甚至以违法手段来满足个人利益。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与此不无关系。因此,如果我们不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热情和政治参与就会下降,对党丧失信心与认同感。长此以往,党就有可能丧失民心、民意,最后丧失执政地位。
(三)干部因素
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上看是保持了先进性的,是有战斗力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在突发事件、关键时刻的考验面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是,在干部队伍中也存在着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有些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有些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又不能根据社会生活和群众思想的新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造成“本领恐慌”,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引起群众不满,甚至使矛盾激化;有些干部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权衡个人得失,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为了保官位、保选票,明哲保身,在领导岗位上“打太极拳”,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回避矛盾,不得罪人;有些干部受“官本位”和特权思想的影响,“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不能平等对待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严重;有些干部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直接损害群众利益。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影响党的形象和党的执政成效,而且会使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对抗情绪,破坏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群众基础。